内容 |
满足感 是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状态的满意程度的标示。不仅具有心态学意义,还具有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意义。 一、满足感的定义 满足感的定义: 满足感是个体对于自己存在状态的满意程度的标示。在心态学上,满足感通常通过两极化的方式来表示。例如,可以设立满足感的两级维度:很不满足-不满足-比较满足-满足-很满足,由此区分个体的满足程度。一般认为,满足感程度高,个体的幸福感程度就高。 心态学的满足感通常是就个体心态某方面的状态而言的;但满足感可以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中得到诠释。例如,在社会学中,满足感通常是通过群体的心态状态来体现的;在经济学中,社会经济状况和个体经济状况对于个体或群体的满足感有直接的影响和关系。 满足感在不同个体身上可以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个体认为拥有巨大的财富才能有很高的满足感;有的个体则认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有满足感;吸毒者则认为吸食毒品后的飘飘欲仙和迷幻的状态才是的满足;现代多数人认为,满足感是以身体的健康和心态的健康作为前提条件的。 二、满足感的表现以及产生条件 1、满足感的表现 会产生愉悦、幸福的感受,根据个体需求程度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例如饥寒交迫中获得温饱的满足感数值就要远远高于正常值。关于满足感的质与量的差异,可参读马斯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的本能需求既然有高低之分,那么所反馈的满足感也会随之不同。 2、满足感的产生条件 ① 必须是人类等生命体。 ② 必须有需求。 ③ 需求得到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