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我也有过你们这样的青春,那时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这是作家方方给16岁少年的回信里,最后一句话。翻看了少年的来信,也看了方方的回信。感觉“少年”未必是少年,含沙射影,暗度陈仓,这些词用在这封信里再恰当不过。 看起来不像一个十六岁孩子的文字,倒像是一个成年人的文笔,用孩子的口吻说,看着蹩脚,没有直言直语,而是用他自认为委婉的方式表述。方方的回信,讲述了自己文革时期的事情,用含蓄的方式回应了这封信。都说年老的女人,就像沉稳的西蓝花,虽然听上去是花,但是她的作用却不是让人大饱眼福,而是食之有味。作家方方的回信,大方,得体,充满了内涵又伤不了和气。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