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婚姻杀手:冷暴力 |
类别 | |
内容 | 刘明 资深情感导师 情感 金牌导师 资质背景: 富有成熟魅力的情感导师,对于女性自我成长、性格整合、从业期间婚姻和家庭挽回率高达86.3%。 “ 家庭冷暴力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的家庭中会出现夫妻互不理睬的现象,30%以上的人会出现摔门而去或者摔东西的行为,48%的家庭会出现语言辱骂和言语攻击的行为,而真正出现丈夫殴打妻子行为的家庭仅占有20%。通过这样一个调查,我们发现,家庭冷暴力是一个社会现实,它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现实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案例分享 朱女士 31岁 结婚4年 咨询者自述 我们是二婚,闪婚,当时孩子两岁。今年结婚第四年。 最近这一年,他差不多每晚都去打麻将赌钱,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不在家里。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家庭温暖。 上个月我因工作出了点意外,当时我马上打电话给他,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来看我,彻底心寒! 有时候我回想,嫁这样一个人,到底为了什么?但我如果选择离婚,我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不离开,我精神上有压力,我该怎么办呢? 刘老师 案例解读 在我婚姻咨询的案例里,有越来越多的来访者来跟我说到婚姻生活中的“冷暴力”的问题,朱女士的案例就是典型的冷暴力。 冷暴力,在心理学上也叫“筑墙逃避”,我把冷暴力总结为“六不”,不看,不管,不问,搭理,不关心,不连接。 朱女士是冷暴力背后的“受虐者”,她丈夫则是“施虐者”。 冷暴力背后是“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强迫性重复的心理机制 冷暴力的主观故意性表现在潜意识层面,是由于被潜意识中的某些信念控制而发生的,有被虐者也有施虐者。被虐者有的时候也会变成施虐者,施虐者也会转变成被虐者。如果你在生活中不得不不断扮演施虐者或者受虐者的角色,其实都会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 前者是在童年遭遇冷暴力对待,孩子已经有明显的自我观念了,因而对自我被忽视被贬低,会感受更强烈明显。长期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自信(没有价值感),不独立(没有存在感),软弱无力,没有自我界限,遇到不公平待遇不敢反抗,没有安全感,对冷暴力痛恨,深受其害,但是表现为害怕重复小时候的命运,因而反而更容易再次进入被冷暴力对待的关系。 而后者是在婴幼儿时期,因为被母亲极度忽略(尤其在过去的年代有些人会把婴幼儿当做没有感受的物品一样对待)在绝望中不得不产生了对冷暴力的全盘接受。 这两种方式看似相反,但是受伤的同样的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反过来,在这种父母属于冷暴力关系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后者可能对孩子同样冷暴力,而前者则更可能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的内在小孩的需求,对孩子造成过度关注。无论哪种方式,这都可能再次开启下一代冷暴力模式的温床。由此,觉察到原生家庭对彼此的影响也是打破僵局的重要部分。 ![]() 刘老师总结: 每一段冷暴力背后都有两个不被理解的灵魂。 在家庭冷暴力中 其实双方都是受害者 那么 怎么样才能打破冷暴力呢? 打破冷暴力的四个秘诀 第一,真实面对自己。 看清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需求,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去创造。 其实,我们小时候的旧伤,伴侣只是负责把我们这些伤痛挑起来,我们是否能得到尊重是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如何去创造幸福的。 第二,不要被对方的情绪所引诱。 不要因为对方,而失去自己原来的面貌。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一个能够做自己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亲密关系当中,为对方留出空间和时间也是非常必需的,虽然双方的兴趣相投非常重要,但只有你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圈子,你才有可能为对方创造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 两个人的能量是互相影响的,你成为“小太阳”,自然会融化他。 第三,学会一致性表达需要。 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能做自己,而不需要隐藏自己。如果能在关系中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无评判、无强加,那这样对方会觉得安全,自然愿意靠近你,最美的亲密关系就是彼此帮助把对方最好、最美的样子呈现出来。 第四,寻求帮助。 有必要的话,向专业人士求助,一起去探索冷暴力背后的多种可能性,以获得更多的选择。 如果您也遇到了情感问题,可以添加导师微信领取专业情感指导 导师微信 gzmingjun001 ![]()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