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人到晚年,有远见的人早已明白,最亲近的人不是老伴和子女 |
类别 | 情感哲学-两性相处 |
内容 | 人到晚年,最怕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老无所依,年过半百,还要看晚辈的脸色生活。 有人说是对死亡的恐惧,承受着日渐衰老带来的身心折磨。 有人说是孤独无助,不再被亲人需要,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哪个,人到晚年都面临着体力和智力衰退,身边朋友越来越少,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越来越弱的状态。 年轻时努力拼搏,只为以后能安享晚年。 五十岁以后,真正远见的人,都懂得给自己留后路。 ![]() 老有所依——足够的物质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着一个人在家里的话语权。 人到晚年,最怕丧失工作能力时却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养老钱,生病了依然要向人东拼西凑医药费,还给子女带来一定的负担。 家庭关系的和睦,依赖着稳定的物质基础。 一个家庭里,没有变故时成员都是和和睦睦的,可是一旦出了什么事涉及彼此利益时,父子兄弟变仇人的事件也不少。 晚年我们都不希望给子女添麻烦,更不想开口向子女要钱。 过去几十年,父母为儿女操心了不少,到晚年时一股脑的以为亲情可以负担自己下半辈子,这是愚蠢的的想法。 有远见的人早就明白,人到一定岁数,最可靠的不是伴侣和子女,而是有足够的养老钱,才有了晚年生活的底气。 ![]()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老伴去世时只留下存折里的4万块钱,他日防夜防着儿女,生怕别人拿走他的钱。 他买彩票,买高回报率理财,为了就是想给自己多挣点养老钱,可以在子女面说话硬气一点。 三个子女都对他挺好的,可苏大强终归还是想过自己的自由生活呀。 后面就开始了各种“作妖”,“煞费苦心”后终于买了三室一厅,自然也免不了子女的唠叨和嫌弃,一把年纪受了不少气。 苏大强虽是不招人待见的老人,可追求有质量的晚年生活也是合情合理的。 有远见的人都会在年轻时为自己以后做打算,给自己足够的物质保障——存款和房子,为的就是在晚年时也能够活得有尊严。 ![]() 老有所乐——热衷的爱好有一项针对老年人生活的调查—你希望如果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舒适的圈子,三两知己聊人生。 有互相照顾的老伴,相濡以沫,相伴到老。 有热衷的兴趣爱好,延续充实的生活。 不管是老伴还是子女,终究是渐行渐远的,能永久陪伴自己的,是热衷的兴趣爱好。 晚年时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孩子都大了,也不需要自己的照顾了,在家里也不怎么敢多说话,做啥都很多余,甚至感觉自己很“没用”。 在自我存在感越来越低的晚年,兴趣爱好是一个人找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 在追求兴趣爱好的路上,你可以尽情投入,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智慧,寻找到自我价值感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有益的作品。 ![]() 76岁开始学绘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的“摩西奶奶”曾感染了许多老年追梦人。 摩西奶奶说,她也面临着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停不下来的操心,他人质疑的声音,学得慢等,可是当她投入画画时,她很快乐,这种专注的快乐让她持续的热爱着,支撑她度过了孤独的晚年生活。 每每走到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下棋的大爷们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都特别感染人,那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下半场才刚刚开始,能否在晚年活得精彩,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走过半生,要明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的道理。 不把自己淹没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践行点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 真正有远见的人,懂得年轻时就开始培养自己热衷的兴趣爱好,这将会是晚年生活最好的调味剂! ![]() 老有所安——修心人到晚年,越活越孤独。 明白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看清了人性的复杂,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踏尽千帆,懂得了人活一世,要适时调整状态,修炼自己的心。 要过好这一生,靠的是前半生实实在在的拼搏和后半生有一颗豁达的心。 如受世人喜爱的苏轼,顺境时不骄不躁,逆境时依然豁然开朗。 唯有这样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范仲淹57岁登上岳阳楼感慨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这是多令人向往的状态啊! 心若沉重,哪来的后半生安宁?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笑到最后的人都懂修炼自己的心。 修炼一颗平常心,看淡人生的得失,不因生活的不如意患得患失。 面对生老病死,不必过度焦虑,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懂得自省,审视自己的外在和内在,调整世俗的成功与追求自我的平衡。 审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求圆满而不执着于圆满。 ![]() 曾国藩一生都在修心,自省精神更是令人敬佩。 他从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一跃成为朝廷重臣,得益于他的每日自省。 哪怕是到了晚年,曾国藩也未曾停止过审视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和后辈积攒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 五十岁以后,当身边的人渐渐离去,才明白最亲近的人不是伴侣和子女,而是与自己的相处。 正如杨绛先生感叹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和淡定! 人生走到下半场,靠的是内心的韧劲。 当晚年的我们不再是社会的主力军时,坦然处之。 当生活苦难袭来时,泰然处之。 当独孤入侵时,安然处之。 要想赢得下半场,必须给自己留一条修心之路。 ![]()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并非指晚年后不思进取的宿命论,而是知晓命运变数的同时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方向。 这个时代的晚年有了更长的岁月,更多的可能性和生命更深的探索。 五十岁以后的人生依然要有底气,要精彩,要从容。 老有所依的底气,来自于留有足够的物质保障。 老有所乐的精彩,来自于热爱的兴趣。 老有所安的从容,来自于持续的修心。 你觉得要想老有所依,得给自己留哪些退路? ?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