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老公不是拿来分享的吗?看看怎么说 |
类别 | 情感杂谈-情感剖析 |
内容 | 向佐 36 岁的生日那天, 郭碧婷是否怀孕这个世纪未解之谜被成功画下了句点, 向太陈岚也终于在社交平台上光明正大地官宣新成员的到来。 但这瓜吃的有些消化不良。 一边是向佐在微博欢天喜地官宣孕事, 另一边是向佐和当红女主播暧昧的花边新闻甚嚣尘上, ![]() 事实上,比起网络上那个疑似小三的女主播, 在向佐和郭碧婷的这段豪门婚姻里, 向太才更像那个如影随形的 “ 第三者 ”。 ![]() 从《最美的时光》到《我家小俩口》再到《女儿们的恋爱》, 郭碧婷和向佐一直活在大众的审视之下, 相识、相恋到结婚都分别有一部真人秀做现场播报。 ![]() 与小俩口一起上真人秀节目、登热搜的, 还有一手促成他们婚姻的关键人物——向太陈岚。 ![]() 同样是嫁入豪门, 比起怀孕后依旧备受赌王家族冷落的奚梦瑶, 郭碧婷似乎一直被向太视若珍宝。 ![]() 前一段时间, 郭碧婷疑似产前抑郁, 深夜删光向佐相关信息, 还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 ![]() 从被身边人消费到后悔,再到表现出惆怅, 一有风吹草动, 向太都是第一时间赶来紧急公关。 ![]() 比起向太的虽迟但到, 迟迟不表态的向佐反而越来越在 “ 郭碧婷丈夫 ” 这一身份上缺位。 夫妻二人沟通或者解决问题的渠道, 几乎被向太以一己之力承担, 或者说是切断了。 毕竟,郭碧婷是当初向太为向佐精心挑选的妻子。 《最美的时光》里,向太就极力撮合向佐和郭碧婷。 ![]()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多了一个掌权的 “ 女主人 ”。 《我家小俩口》里, 大家发现向佐郭碧婷的婚礼是按照向太喜好筹备的, “ 向妈妈跟向爸爸好喜欢那个,帮我们筹备这一些。” ![]() 向太催促二人生孙子,向佐也非常听话: “ 领导决定,我们只是干活的。” ![]() 从结不结婚到生不生孩子, 最后向太连郭碧婷的新发型都要安排的明明白白。 ![]() ![]() 一向喜欢大包大揽的向太, 自始至终也没明白一件事情: 婚姻是夫妻二人的事情, 向太作为婚姻里强势入驻的 “ 第三人 ”, 她的贸然插手, 只会让夫妻二人渐渐失去彼此磨合的时间, 最终丢掉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太顺当的姻缘反而越来越无滋味。 就好比,你只会记得自己跋山涉水去见的人, 而根本想不起那些跋山涉水来见你的人。“ 2。 被父母承包的一生 主动强势的婆婆 / 妈妈, 被迫成为巨婴的孩子们。 向太转发向佐的微博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 你们也是如我们所愿在 36 岁生个鼠宝宝给我们。” ![]() 给我们? 这个孩子的存在是自己真心想要的, 还是仅仅给父母一个交代? 而向太对向佐的这种习惯性掌控, 并不是一天炼成的。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有个论断说, “ 假如妈妈比较富于权威性, 整天对着家人唠叨, 女孩子们可能会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 男孩子则始终站着防御的地位,害怕受批评, 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接受马薇薇的采访时, 向佐并没有对自己的 “ 恭顺 ” 一面感受到不妥。 “ 我不听她听谁的呢,她是我妈,我很尊重她。” ![]() 可实际上,尊重不代表依赖。 向佐出道以来一直没有脱离过向太的羽翼, 那部豆瓣评分 4.8 的功夫电影《我的拳王男友》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 更别提向氏夫妇在 2015 年出品, 5 亿投资,大咖云集的《封神传奇》, 硬生生让李连杰、古天乐等诸位大咖成为了向佐一个人的陪衬。 ![]() 一生都在走被父母安排好的道路, 这种无处不在的关爱, 对孩子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枷锁呢? 就好比《小欢喜》里的英子, 在英子妈妈的世界里,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 为了能让英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宋倩把她的房间里装满了隔音板, 帮她杜绝了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甚至最后连她想要去哪所大学都忍不住要干涉。 ![]() 被逼迫的英子万念俱灰之下,选择了跳河, “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 ![]() 这句声嘶力竭的呐喊, 不知道喊出了多少被父母压抑着的孩子的心声。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给予厚望可以理解, 但是从 “ 望子成龙 ” 到 “ 拔苗助长 ” 只需要一步之遥。 前几天一则神童的新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云南昆明六年级的学生因为一篇关于 “ 直肠癌 ” 的研究课题, 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 六年级的学生研究起了基因, 还没学会走就开始飞驰人生了? 后来大家发现, 这位 “ 神童 ” 其实是一位研究员的儿子。 ![]()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父亲本想给孩子铺路, 一不小心铺成了高速公路。 父亲协同孩子进行科创造假, 这样虚假的荣耀是孩子真心想要的吗? 成年人在无形中用 “ 为你好 ” 这三个字挤压了孩子们的正常生长空间, 这让孩子越来越像被父母操弄的傀儡, 独立越来越成为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3。 离开父母你还能干什么? 在父母殷切期望下长大的孩子们, 有的在叛逆期彻底放飞自我, 用自己各种幼稚的举动表达自己对权威的反抗。 ![]() 就像那个偏激的吴谢宇, 即使在母亲的严格管控下已经考上了北大, 但是长期积压的情绪, 还是让他选择走上弑母这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 父母对孩子过分窒息的控制, 最终居然化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既可怜,又可悲。 另一部分人的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 小时候只得到过父母 “ 有条件的爱 ”,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迎合父母的需求和期望, 才能获得微弱安全感。 ![]() 长大后变成不敢反抗爱人、同事、朋友的讨好型人格。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 父母强烈的控制欲让她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认知: 只有不断地满足别人的需求和期望的时候, 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 成年后的她自卑,懦弱,不敢拒绝 …… ![]() 到了社会上经历的一切打压让她压力剧增,身心俱疲。 现象背后, 是一群活生生被父母亲手毁掉的孩子。 这些父母用自己的爱为孩子精心铸造了一座座囚笼, 可是这个囚笼的外表再华丽,再富丽堂皇, 目的也只是锁住金丝雀, 最终让孩子们成为按部就班的复刻品而已。 如果可以, 想问问那些一手包办孩子人生的父母, 你觉得孩子真的获得了幸福吗? 现实生活中更多父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 可能更变本加厉。 这种来自亲人的控制, 时常打着 “ 以爱之名 ” 的旗号, 无处不在,又让他们无处可逃。 被父母掌控的人生,孩子永远都无法活出自我!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