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个真相你必须知道 |
类别 | 婚姻经营-婚姻修复 |
内容 | 曾几何时,婚姻和家庭本身便是幸福的代名词,仿佛只要找到一个人愿意与你牵手,共同走入这殿堂,便能注定你下半生的幸福结局。 直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结论。 在这个离婚率不断攀升的时代,依然有人渴望两情相悦的婚姻,但也有人开始反思,并提出疑问: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婚姻的结局又会是什么? 今天我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婚姻的本质是夫妻之间的合作,既是物质层面的收益风险共担,也是情感层面的相互扶持、爱护与信赖。 至于婚姻的结局如何,这取决于你们在生活中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本质。 同时,理解婚姻本质的前提是准确定义婚姻这一名词:你们口中的婚姻,到底指的是法律定义上的婚姻制度,还是存在于道德构想中的理想化婚姻? 婚姻制度只能保障婚姻生活的物质下限,夫妻对后者的认知才能真正拓展婚姻的情感上限。 婚姻制度是低标准的,婚姻理想是高标准的。 如果你们对婚姻定义的理解从一开始就错位或者混淆,那么后续更是无从谈起了。 为什么我要把婚姻制度和婚姻理想严格地区分开呢? 因为两者从内容到准入门槛都截然不同,并非得到前者的保障就一定能得到后者所承诺的幸福。 只是大多数人经常出于误解而把两者混淆,由此造成种种烦恼与困惑,乃至于对婚姻本身的诋毁。 所以在讲解婚姻的本质之前,我得先说清楚婚姻制度和婚姻理想到底有何不同。 01婚姻制度与婚姻理想首先来说说婚姻制度吧。 法律所定义的婚姻制度更准确地来说,是夫妻共同财产制度。通过财产作为家庭经济纽带而串联起生活的共同性,通过法律规范确定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保障,以实现利益的公平再分配,构造出法律上的伦理关系。 简单来说,婚姻制度针对的是有形之物。 例如,婚后夫妻二人的收入共有,你赚的钱伴侣要分一半,反之亦然;没有混淆过的婚前个人财产依然归属个人所有,无论房子还是彩礼不会因为结婚就分去一半;生病时要出钱履行救助义务,死了伴侣有继承权,有孩子了要履行抚养义务,哪怕离婚也要付抚养费;夫妻双方均不能隐瞒或转移共同财产…… 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要说物质,没人能比婚姻制度更加物质。 是的,婚姻制度无法向你承诺伴侣不出轨,永远爱你,永远对你好。 法律制度以务实为基础,只能为你保障那些实际的部分:伴侣不应该虐待你,被转移给第三者的夫妻财产可以要求追回,伴侣不能重婚、以夫妻名义同居,等等。 至于其他的部分,法律就爱莫能助了。 你说另一半和异性同事有暧昧交流,是精神出轨? 不好意思,这还达不到法律上对过错的定义,就算有实在的过错证据,实践中法官也未必会做出赔偿的裁决。 就算法官判断该赔,也顶多能用物质来补偿,没人能赔给你爱情。 你觉得结婚多年后和伴侣已经相看两厌,再没有往日激情? 算了吧,这恐怕还达不到法律上感情破裂的标准,多的是你们这样的夫妻凑合过日子呢! 你想要的忠诚,体贴,关心,亲密,爱意……这些都不归婚姻制度管,而是婚姻理想所塑造出的美梦。 理想化的婚姻是社会文化灌输给人们的概念,婚姻理想告诉我们,夫妻间应该提供各种实质性和情感上的支持,两人应该相爱并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携手走完漫漫人生路。 与婚姻制度相反,婚姻理想所描绘与承诺给我们的全是无形的部分:情感与亲密,浪漫和爱意。 我敢说绝大部分人在憧憬婚姻时,憧憬的都是理想,而非制度。 毕竟,找来一个陌生人来分自己的钱财没什么意思,可若是换成想象拥有一个真心爱慕你、理解你,愿意陪你走过人生低谷的灵魂伴侣,婚姻的吸引力就大得多了。 婚姻制度和婚姻理想虽然都包含了婚姻二字,内涵的差别却极大,甚至有人厌恶前者,却又想要后者。 要是再把两者一混淆,以低标准结婚,以高标准要求伴侣,还自觉理所当然,那问题就大了。 婚姻制度的准入门槛低,只要两人一男一女,年龄超过法定婚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律便许可二人缔结婚姻。 婚姻制度才不在乎你们到底相不相爱,对亲密关系是否有成熟的认识,日后能否长久地走下去…… 等你们以后想离婚了,再来民政局找我处理吧! 婚姻理想的达成门槛高,需要夫妻双方都有成熟的人格,有责任心,有统一的目标,会不断投入精力来调整与改善夫妻关系,在时光流逝之间,逐渐积累对彼此的信任与默契。 大多数夫妻在缔结制度性的婚姻关系之前,并没有把彼此间的关系想得那么透彻。 他们只是想当然地觉得,只要自己登记结婚了,便自然而然能拥有理想中的一切。 当他们发现自己得不到时,就认定婚姻理想本就是个谎言,都怪婚姻欺骗了自己,把自己束缚在围城之中。 这就好比你听说有一座风景秀丽的景区名山,花钱买了门票,工作人员让你进去,可你一步也不想爬山,往地上一坐就开始痛骂景区宣传是骗人的,平地上哪里有山巅的风景呢? 山底的检票口是婚姻制度,山峰的美丽风景便是婚姻理想。 买票保障的是你能够爬山的权利,山巅的秀美却需要你下真正的苦功夫,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滴汗水。 现实中登山尚且有缆车,可通往幸福婚姻的人生没有捷径。 02婚姻制度的局限性既然婚姻制度和婚姻理想差别如此之大,那是不是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用制度来强行束缚,把理想变为现实就好了? 时常有人会问,为什么法律不能规定出轨要坐牢?为什么当第三者竟然不会受法律制裁,我打第三者却要算成伤害罪? 能不能只要我一登记结婚,就保证给我一个幸福的结局? 这样想,实在是高估了婚姻制度对人性的约束力,又低估了从规则到执行的难度。 我们且不讨论制度是否应该伸手到私人领域事务,单单说为什么婚姻制度不能把人的移情别恋、夫妻失和都管起来? 答案很简单:管不了,管不住! 标准私人且易变且不说夫妻之间感情变淡要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了,光是出轨一项,恐怕都难以找出个统一标准。 乍一听,出轨都容易判断呀,只要有第三方插足感情,那就算出轨呗! 但你一看现实情况,就会发现光是出轨这一项都千变万化: 封建年代只有女人出轨一说,男人没有出轨,法律赋予了他们三妻四妾的资格; 男女平等后,刚开始只有肉体出轨一说,要有实质的通奸证据才能证明; 新时代来了,又加上了精神出轨,不分男女心里有鬼也不行; 新技术来了,分隔千里也能轻松联系,打赏异性主播在一部分人眼中也算是出轨,另一部分人眼里却只是寻常娱乐; …… 什么算出轨?做到哪一步算出轨?谁也给不出统一的判断标准,只能各行其道。 法不责众即使以自己承认为标准来判定夫妻彼此是否尽到了忠诚、友爱等义务,若真要执行判决,整个社会立马就会陷入瘫痪。 无他,通过婚姻制度进入婚姻的人实在多,达成理想婚姻的人也实在少。 婚姻本就是为了社会稳定运行而设计出来的制度,不可能为了维护理想状态而先破坏社会的稳定。 所以,对婚姻理想的争议注定停留在私人领域,只能由我们自己来负责,不能指望有某个“大家长”来给你告状、调停。 理解了婚姻制度为什么保障不了理想,你才能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 是的,通往婚姻理想的这条路上不会有任何强制外力来替你披荆斩棘,每个脚印都需要你亲自踏出来。 03婚姻理想如何实现?婚姻制度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它也是通往婚姻理想的基础。 想要谨慎地进入婚姻制度,付出努力来实践婚姻理想,你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自己对婚姻的认知,让理想落入现实。 如果你需要指导的话,我从经手个案中归纳了普遍的几条来供你参考: ①浪漫爱情不能解决一切婚姻没有爱也许是万万不能的,但爱也并不是万能的。 网络流行语说为爱发电,如果爱真能发出电来,那就好了。 可现实是,爱不仅发不了电,爱也不能自动把家里打扫干净,爱没法在你下班后给你做出三菜一汤,爱也不能让你们的孩子见风就长不需要人照顾…… 爱可能会随时间而消失,但生活中的烦琐小事不会,只要还活着,你们就得面对吃喝拉撒,柴米油盐。 很多人会相信只要两情相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忽略了双方在价值观、思想认知、人生取向等方面的极大差异,直到婚后,两人对彼此的“美颜滤镜”消失后才发现,婚前与婚后的落差越大,便越容易酿成悲剧。 ②不要指望婚姻承揽一切把婚姻和爱情捆绑到一起也就算了,许多人还往婚姻里捆绑了更多期待:想要保障自己的未来,想要白头偕老;想要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想从父母的控制中逃走;想要婚结得有面子,想要伴侣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么捆绑下去,婚姻自然也就不堪重负了。 请记住,婚姻不能成为你的救世主,也许婚姻和伴侣能为你带来一些好处,但不可能全面改变你的人生。 另一半既没有义务成为你的新“娘”,也不会当你的第二个爸爸把你宠成女儿。 婚姻属于成年人,不属于巨婴。 ③婚姻是合作,没有输赢婚姻中真正的合作是夫妻双方都认同,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高于两个人各自幸福的简单相加,也就是双方都聚焦于整体的利益,而不是时刻你争我夺,想着西风压倒东风。 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男女彼此的平等态度,男人不追求驾驭、打压妻子,女人也不暗暗地谋划征服、控制老公。 双方要像团队一样充分考虑彼此的感受与利益,真诚地尊重彼此,接纳另一半。 夫妻间的合作能在精神层面创造共同的归属感,两人之间的共同意义感越多,夫妻关系也就越稳固,这个家才越有“家”的味道,足以成为二人的永恒避风港。 在这个充满怀疑与解构的时代,许多人不再相信婚姻的理想,时常会忽略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抑或认定婚姻的结局只有悲剧。 然而正是你对婚姻的理解与认知,真正决定了你的婚姻的结局。 我们必须时刻谨记,理想的婚姻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充满爱与温馨的夫妻关系需要你用心血与真心来打造。 婚姻的本质和结局,都由你来定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