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感情里,争吵不可怕,可怕的是怒火背后无人倾听
类别 婚恋情感-情感故事
内容
    我的一位挚友最近结束了他的恋情。
    男生满心困惑:
    在日常相处中,无论女方如何任性,他都未曾主动表达过不满;无论女方言语多么尖锐,他都只是默默承受,独自在夜深人静时舔舐伤口。
    而这次,他几乎是带着满身的疲惫,逃离了那座情感的牢笼,黯然结束了这段关系。
    
    没有一句辩解,没有一句挽留。
    “两个人在一起本该和睦相处,如果总是争吵,那还不如分开。”
    这让女方也感到委屈,完全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就这样被分手,连解释和挽回的余地都没有。
    因为害怕争吵会破坏关系,他选择了一次又一次地“退让”,以此来逃避冲突。
    最终,当忍耐达到极限,他只能痛苦地选择结束。
    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
    学会如何正面应对冲突,一直是维护关系的重要课题。
    你以为的“隐忍退让”,
    在他人眼中或许就是“冷漠疏离”。
    一时退让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安宁,但长期退让却可能埋下隐患。
    这似乎是现代情侣间的一种普遍心态。
    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回避冲突确实是有益的。
    比如在下班路上偶遇:
    醉醺醺后胡言乱语、乱发脾气的酒鬼;
    或是公交车上无意间踩了你一脚却装作没事发生的人。
    一句“算了算了,不跟他计较”,可以保护我们的情绪不被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所消耗。
    但当这个向你发出言语攻击的人,是你朝夕相处的伴侣、亲密无间的朋友时,逃避就不再是明智之举了。
    即使你这次逃过了,下次也可能同样面临崩溃的边缘。
    你不可能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永远伪装自己。
    如果总是“习惯性回避冲突”,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明明不喜欢对方评价自己的穿着,却选择沉默;
    明明在对方嫌弃你不够细心时感到伤心沮丧,却不说出口;
    但镜子里的你,脸上分明写满了不悦。
    或许有人会说:“没事的,我特别能忍,只要他开心就好。”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不想惹事”的初衷,在对方看来却成了一种冷漠的疏离。
    当我们“好心”回避冲突时,很可能给对方留下这样的印象:
    “我的情绪被忽视了。”
    “他不在乎我的感受。”
    “他并不想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
    这种看似妥协、不惹事的态度,实则是在削弱我们与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
    你的不满即便不说,对方也能有所察觉。
    不争吵,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也不代表冲突得到了解决。
    即使两个人在各方面都高度契合,也难免会有矛盾冲突。
    而从不争吵,往往意味着两人缺乏沟通的意愿:
    “我对你有不满,但连说都不想说。”
    但事实是,即使你不说,对方也能感受到你的不满。
    这种不满会在心里累积,也会在日常交往中体现出来:
    “我没有不开心啊。”
    “我给你夹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你却一口都没动。你这叫没有不开心吗?”
    “谁生气了?”
    “你说话的语气比平时重了好多。”
    嘴上说着“没事”,
    但话变少了,笑容没了,吃饭不香了,手也不愿牵了……
    你的“不开心”其实对方都看在眼里。
    与其如此,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吵一架来得直接。
    认为“感情不好才会吵架”,是对亲密关系最大的误解。
    婚姻咨询专家Gottman曾进行了一项长达6年的追踪研究,对象是130对新婚夫妇。
    他试图通过观察日常互动模式,找出影响婚姻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即幸福婚姻的秘诀。
    结果令人惊讶:
    婚姻幸福感最低的,并非那些经常争吵的夫妻,而是那些从不争吵的夫妻。
    同时,他也发现了一种最能预测离婚率的互动模式:
    一方以强硬的态度开始对话(harsh start-up),另一方则拒绝任何沟通。
    也就是“一遇到冲突就回避”。
    Gottman指出:真正损害两人关系的,并非冲突本身,而是我们对待冲突的态度。
    学会在争吵中“赢”,可以让冲突成为关系的助推器。
    你可以将冲突视为“我们的关系遇到了挑战”;
    也可以将其视为“一次促进关系发展的机会”。
    我知道,对于连借钱给别人都不好意思催还的你来说,吵架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不用说,条理清晰地、像辩论一样捍卫自己的立场了。
    但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循序渐进。
    第一步:听对方把话说完。
    如果你之前一吵架就想逃离或挂断电话,那么你最开始需要做的,只是冷静地听完对方的话。
    他可能会说一些让你不舒服的话,让你感到沮丧。
    但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不是战胜他或吵赢他,而是让自己在冲突发生时能够保持冷静,不逃避。
    第二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如果你觉得第一步已经游刃有余了,接下来你可以试着在他说完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比如:
    “当你说别人比我优秀时,我感到很受伤。”
    而不是“你总是贬低我,我要和你分手。”
    前一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在于它聚焦于具体问题,能让对方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改进;
    而后一种方式只会让对方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第三步:对ta表示关心(然后继续讨论)
    如果你担心自己“积极参与争吵”的态度会伤害到对方,你可以在争吵到一半时对ta表示关心和支持(然后再继续讨论)。
    “看见你不开心,我心里也难受。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你刚刚那么用力拍桌子,手疼不疼?”
    “我并不是真的想吵架,但如果关系遇到了问题,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解决。”
    总之,吵架不易,一定要吵出成果才行。
    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也要尊重并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你觉得以上三点对你来说很困难,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先不要实战,对着镜子模拟。
    你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想象镜子中的那个人是ta,回忆ta平时吵架时爱说的话,然后再切换回自己,尽量冷静理性地表达反驳。
    有备无患。
    如果你已经做了一切努力,但对方仍然对你的态度视而不见,那么你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这段关系,是否真的值得你继续投入精力去维护?
    写在最后:
    害怕冲突并不是懦弱的表现,只是你之前的勇气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文章开头那位从不争吵、一直忍到分手的男生告诉我,在他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他严厉斥责。
    每当他想辩解时,父母只会骂得更凶:“你还敢顶嘴!”
    为了让风暴尽快平息,他学会了默默承受一切,哪怕心里再委屈也只是偷偷哭泣,从不解释。
    心理咨询师Erin Leonard认为,习惯性回避冲突是我们面对“不安全”客体时发展出的一种防御机制。
    这种不安全的客体往往是专制型的父母或控制欲极强的恋人。
    他们会在冲突发生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无法有效处理冲突,不倾听我们的想法和感受,甚至让小小的争吵演变成无法收拾的局面,给人留下深刻的阴影。
    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不在冲突中受到更多伤害,我们选择了回避。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责怪父母或以前的朋友,只是想告诉大家:
    回避冲突是当时弱小的我们面对强大力量时无可奈何的选择。它在那段时间保护了我们。
    但现在我们已经足够强大,有能力自己去解决冲突了。
    我们要明白,学会面对和解决冲突是勇敢和智慧的体现。
    当然,如果你还是习惯逃避,也不用担心,这并不是你没有能力的表现,只是因为你遇到的冲突还在你可承受的范围内。
    而当人被逼到绝境时,一定会爆发出反击的力量。
    甚至让自己都感到惊讶。
    所以,无论你是继续逃避还是勇敢地面对冲突,都是值得骄傲和庆幸的。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29 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