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女足踢出了中国精神——女人在生子和事业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 |
类别 | 女性情感-女性智慧 |
内容 | 2月6日晚上,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上落后韩国两球的情况下,3:2逆转,补时阶段踢入一球,完成绝杀。 从3:1赢了越南,点球大战赢了日本,再到冠军争夺战中3:2逆转韩国,女足姑娘们妥妥地给男足们上了一课! 什么叫做精神!什么叫做为国争光! 女足可以跑到抽筋休息一下继续上场,可以在禁区面对专业的前锋起脚毫不畏惧,背过手堵枪眼,可以狂奔到门线上把必进的球救出来。 ![]() 男足呢?对方前锋带球进了禁区,后卫手一摊放弃抵抗了;对方一脚传中,男足队长缩了脖子,生怕球打到自己身上;女足练出了马甲线,男足却是一副大肚腩…… 在这场提气的狂欢中,男人们和女人们似乎第一次站在了一个立场上——中国男足,不行! 这一次,女足们赢得漂亮,好像家里那个不受待见的女儿,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一次。 而男足们是那个惯会嚣张跋扈的不孝子,终于找不到理由来推卸责任。 广大女性朋友们,也在为这次胜利欢欣鼓舞: 谁说女人踢足球观赏性差!你们男足倒是踢个唐佳丽的人球分过看看! 谁说女足没有商业价值?!谁赞助女足,我们就买谁家东西,谁赞助男足,我们就把这家拉进黑名单! 很多人喊出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 你品,你细品,这句话乍一听没问题,可细品,别扭吗? 毛主席在1939年发表的演讲《妇女们团结起来》中就说过:“有些人说,女子是没有力量的。也有人说,女子有一点力量,不过是很小。在女同胞中间,她们也有表示似乎自己的力量并不大的意思。这种说法,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一切斗争中,要是说男子的力量是很大,那末,女子的力量也是很大的。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是没有女子参加,就做不成气。” 这种女人不如男人的想法,被批判了83年了。 而现在,2022年,依然还在被批判着,依然还需要用女足的胜利来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种论调的基础就是: 大多数人,甚至是女人自己,都觉得“女人是不如男人的”。 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01 女子不如男???女人哪里不如男人?? 力量比他们小,女人就不如男人? 体积比他们小,女人就不如男人? 除了这两个区别,还有区别吗? 似乎没有,不是吗? 但,我们来看看那些普信男的论调吧: 再看看他们为了丑化贬低女人的费尽心机: 好家伙,恨不得从进化论上去证明: 女的就是不如男的,女人就是没啥价值,只配做点低等工作,只配回家生孩子。 “女人干得好的都是睡上去的,靠自己的能力怎么可能上去。” “中国人口马上要负增长了,就应该把所有女人赶回家生孩子。” “中国男人找不到媳妇,就是因为让女孩子受的教育太多了,就应该让她们都待在家里不上学,也就没那么多事儿。” “有女人的地方就是事儿多,我的公司从来不雇佣女人。” …… 瞧,有些男人的自我优越感是那么地强,说得如此道貌岸然和理所当然。 就差说一句:“女人!你们只配在家带孩子!” “长得好的是花瓶,长得差的是保姆。” 似乎,家庭就是女人的价值所在! 更可悲的是,有些女人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男人们去赚钱,我们操持好家庭就可以了。” “女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搞好家庭。女强人都没有好结果。”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定要嫁个好男人,要不然这辈子可就毁了。” “我可不能离婚,多丢人。要是没人要了,这辈子可怎么过。” “他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 在思想深处,觉得女人靠男人天经地义,觉得自己不需要干出多大成就,只需要找到一个有本事的男人嫁了,就可以享受他的胜利果实。 可,真的女人天生不如男人吗? 哪个行业,哪个领域,能证明女人就是干不过男人呢? 现在女足都已经啪啪打了这帮男人的脸,论能力、论技术、论精神,哪个不是甩男足一条街? 2020年奥运会,中国一共拿了36块金牌,其中21块单独属于姑娘们。 学术界并不缺屠嗷嗷这样的领军人物,也不缺女博导; 军队里,不缺韦慧晓这样的女舰长,更不缺女指挥官; 疫情一线,太多的女医生女护士在前线; …… 无论哪个行业,女性杰出人物都层出不穷,我们女人都干得和男人一样好。 所以,为什么会有女人不如男人的这种想法呢? 02 女人到底应该选工作还是选家庭有些女性朋友说,说着容易,每天做家务,教育孩子,哪还有那么多精力拼事业? 生了孩子就耽误职场晋升,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更别说现在要求女人生3个孩子,一个孩子绑3年,哪还有事业可言? 这样说起来好像无解了,女人似乎选了孩子就不能选事业,选了事业就要不了孩子。 但,真的是这样吗? 回想一下建国初的60-80年代,那时的女人基本都会生3个孩子以上,但也没有挡住她们拼事业。 是,那会儿的孩子好养活,不像现在课业那么繁重。 但,大家不觉得现在的孩子被过度教育和关注了吗? 过度教育这个词或许不好理解,我们从稀缺心态这个角度去说一下,大家就都明白了。 所谓稀缺心态,只是所拥有的少于需求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心态。 人在感觉到缺什么的时候,就会对所缺的东西格外关注,于是会减少对其他事情的关注。 这叫做管窥效应。 也就是说,人在缺少什么东西时,会因为匮乏而变得短视、过度关注。 比如,缺钱的人,会过度在意钱,从而会因为斤斤计较而失去让自己成长的时间; 缺爱的人,会因为过于在乎自己有没有得到爱,或者会不会失去爱,从而总是活在“他到底爱不爱我”的试探里,却很少去思考自己的未来。 而独生子女政策的35年,养成了整整两代父母的稀缺心态。 就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让父母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一个孩子上,这个孩子必须优秀,必须卓越,于是把所有的资源、财产、精力、关注,都放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父母们对独生子女形成了管窥效应,过于关注这个孩子学习、品德、体育等各个方面,因为父母们输不起。 而很少有人去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此过度地喂养和教育这个孩子;以及一个孩子的长大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的关注和资源。 我在进行《发展心理学》和依恋关系的学科研究时发现,目前有记载的实验,都是基于多子家庭的。 而在多子家庭中,母亲的关注和爱肯定被几个孩子分割成了几个部分,而只要母亲能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回应,孩子完全可以得到足够的心理成长资本。 谁说,养育孩子必须要妈妈一生的职业生涯来换呢? 难道没可能是我们自己的稀缺心态,导致我们过于关注,过于投入了呢? 而目前国家极力提倡的双减,就是在给妈妈们减负,让更多的妈妈可以不要那么焦虑,不要那么累。 孩子可以好好玩,父母们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 你问,我也想减,可别人的孩子不减啊!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 那么我问你,如果你有两个孩子,你还会要求两个孩子都卓越吗? 如果你有三个孩子,你会因为某一个孩子学习不好而焦虑得睡不着觉吗? 如果你有三个孩子,你会要求每一个都学习那么好吗? 你会不会想,三个呢,总会有一个学习好的,然后互相带一带,大体都不会差。 当你有两个以上孩子的时候,你就不再会有稀缺心态。 你会变得从容,会看得深远。 到时是孩子们在争夺你的关注和爱,还是你、丈夫、四个老人一起去争夺一个孩子的关注? 去问问身边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们的稀缺心态和要求孩子必须拔尖的焦虑心态会比一个孩子时平淡很多。 “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女人真的不能平衡家庭和工作吗? 能,只要你能把自己从对孩子成长的焦虑里挣脱出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以放手的姿态去让孩子长大,你就会在收获几个孩子的同时,还能拥有成功的事业。 那么具体怎样规划,才能让抚养孩子对女性的影响降到最低,让自己的职场不受影响呢? 我们下次来讲几个成功的案例。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