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缺爱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
类别 | 情感杂谈-情感剖析 |
内容 | 中国的缺爱者其实很多,但大部分人却不能理解缺爱者的缺爱状态。 大家看的文章不少,应该也都知道缺爱者的根源来自于原生家庭,而大部分缺爱者的原生家庭,TA们的父母在其家庭内承担的功能和角色都是处于缺失的状态。 2005年,根据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 如今,那些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了。TA们之中,就存在了许多缺爱的“大孩子”。 01 缺爱者的童年, 缺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很多缺爱者缺爱的根源是留守儿童,还有很多缺爱者,即便父母在身边,TA们的童年仍然是缺爱的。 缺爱,着调于凄凉寂寞的非乐观主义。 · 渴望又推离,是害怕得到又失去的缺爱; · 敏感又自卑,是害怕被否定的缺爱; · 防备又隔离,是害怕扭曲自我保护机制的缺爱。 我将缺爱者根据其表现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乌龟壳里的小孩。 TA们其实内心的本质如同营养不良的小孩子,常用某种个性化的行为去掩饰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内心。 第二种,无伞淋雨的小孩。 这类缺爱者,没有壳,也没有伞,肉眼可见TA们脆弱,需要关怀,TA们缺爱的内心袒露得十分明显,一眼就能看见。 缺爱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们一直都在渴望童年缺失的爱。 · 可能是母亲的肯定和鼓励; · 可能是父亲的一次举高高; · 更简单的可能就是每年安静而温馨的年夜饭... 但他们的父母没有把这些爱浇灌给他们。于是,在一次次渴望和期盼中,他们一次次失望。 缺爱的孩子,拖着半饥不饱的身体在成长,最终成了长大后依旧缺爱的大孩子。 我遇见了一个很典型的缺爱者,她的缺爱表现类型就是“乌龟壳里的小孩”。 以下是这位咨询学员的经历,希望能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缺爱者,给TA们带来一些帮助。 02 为了考验他, 我亲手把自己的婚姻 推向了深渊。 小姜从小家庭就不怎么幸福,父母关系不好老吵架,父亲还会家暴母亲,而当小姜想要扶起 他们吵架被打翻的桌子时,母亲却呵斥她不要扶留着当做“证据”。 母亲经常对着小姜哭泣,哭诉她父亲的恶行。 “我童年记忆里,我妈每次跟我爸吵架打架以后,就对我说,要不是因为我,她早就离婚了。都是为了我才忍着。” 小姜的母亲时常感叹自己婚姻不幸,女儿也不争口气,而父亲于小姜而言,是一个暴虐的一家之主。 母亲逼着小姜学习进步,让她早早独立坚强;父亲也并不干涉小姜的童年成长,小姜也从未听见过父亲的肯定和赞美。 “我只有做家务和考试考了好成绩我妈才会对我露出笑脸。” 于是,敏感的小姜自以为找到救赎:我要懂事,我要学习好,我要勤快... 成年后的小姜其实很敏感、自卑,但她总是温柔地笑,似乎只有温柔的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赞美。 从小成长的环境让她毫无安全感,虽然身边的人经常夸她很懂事明理,但是只有小姜自己知道是自己太过敏感在意别人的感受,潜意识用温柔懂事的面具讨好别人。 小姜谈恋爱之后,她在男朋友眼中是很温柔很懂事的性格。 “他说他在忙,我不会问他在忙什么。我会默默地做我的事。” “他说他要出差,我会给他把出差的东西收拾好。” “他说几个好友约着一起出去吃饭,我会给他准备好醒酒药。” “他说我真温柔体贴,他很爱我。于是,我答应嫁给了他。” 可人会累,会压抑。小姜最后也爆发了。 小姜丈夫经常出差,小姜从温柔懂事,压抑着自己到后来怀疑、一点点质问和试探。 “会不会有女同事同行?” “会不会骗我,会不会出轨?” 她多想打电话问,但是她不敢,正如丈夫说喜欢她的那点,她太懂事了,或者说是太敏感。 最终,她因为不自信也不表达犯了差错。 她用微信小号试探她的丈夫。 一开始她丈夫不理会,后来小姜变本加厉,雇佣了两个陪玩的女孩子去试探自己的丈夫。 最终,露馅了。 丈夫完全不敢相信,一向温柔的妻子会做出这种事。丈夫感觉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试图和小姜沟通,可小姜退缩了。 “我害怕跟他沟通,我一想到他知道我是这么卑劣的一个人,我试探他,我不信任他,我在他心里再也不是那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妻子了。” 小姜的道歉和解释其实都没有解决问题,她太害怕摘掉自己的面具。而压抑自我去讨好,以求家庭完整,这绝对不是小姜所真正需要的幸福。 03 缺爱者常常通过各种方式 去抓住那一丝爱, 甚至愿意委屈自己。 小姜何尝不是如此。 为了丈夫的肯定,她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十足大气温柔的贤内助。 在奇葩说中,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而小姜的恋爱,大概也是从这么一丝甜开始的,成长过程中那种缺失的爱,在成年以后一旦有人靠近自己,对自己示好,这种感觉就会被定义为“爱”。 但是,就像马东说的那样,不爱也是。 只要对方有一丝丝的不耐烦,就会被认为是“不爱了”,这其实是一种极度敏感和自我价值感过低的表现。 “他进地铁没等我,我就觉得他不爱我了。” “他没有主动告诉我,他是不是不想让我知道。” “我越来越想控制他,我怕他离开我,可是物极必反,他离开我的时候说跟我在一起很窒息……” 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我们,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爱别人的方式也会与那些充满爱的孩子不同。 缺少的是童年的爱,但是影响的是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人生。 他们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或者说是总把一些亲密的关系搞砸,他们不自信,对待感情患得患失。 “我太没有安全感了。” 原生的家庭环境导致小姜觉得自己从未被爱过,所以她极度缺乏安全感。 然而在婚姻里的她也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安全感,她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毕竟自己的标签就是“懂事”,她只能把那份焦躁不安压抑在心底,但是只会加重自己的烦躁,忍无可忍的时候使出一些异于常人的手段:情感考验。 而对方丝毫不能理解这种所谓的“没安全感”,更不能接受另一半的不信任,矛盾的种子就此埋下。 “他说我有时候像粘人的小猫,有时候像疯了的野狗。” 因为敏感,导致缺爱者自我保护机制的扭曲;因为不自信,导致他们在感情里很难进一步。 “我已经走了99步,你连1步也不愿意靠近,我很累。” 缺爱者的伴侣其实也很辛苦。 如果在亲密关系里得到很多的爱,他们通常会很粘人,很依赖对方,但是如果对方有任何不爱的迹象,那种怀疑感就会爆棚,可能瞬间炸毛。 04 如何自我救赎? 如同我的数据,很多中国孩子童年其实是缺乏关爱的,其中,有一部分孩子能够走出阴霾,将童年经历引以为戒;但有一部分孩子,他们将内心的缺失作为情感映射,投射到当下的情感生活乃至伴侣身上,像一根绳子死死勒住了眼前的生活。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痛,不该跟随我们一辈子。 我们要学会自我救赎,人生之路,并不是没有别人爱就不能自己爱自己,爱自己,珍惜自己是我们需要永远记住的。 自我救赎之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1.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受害者心理”。 成年以后的很多人渐渐意识到是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福导致自己现在消极、偏于常人的行为,于是他们开始自暴自弃,自己给自己贴上了“缺爱”的标签,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理”:执着于过去的伤痛之中,逐渐自暴自弃。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弃这种心理,这种强烈的自我暗示心理应该被我们换成:未来很开阔明亮,未来会遇到爱自己的人! 我们需要爱自己,而过去是过眼云烟,已经是过去式! 我们需要朝着未来去想去做,才会摆脱过去的创伤! 不要给自己打一个看似不可突破的标签,不要给自己设限。 2. 认可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很喜欢一句话:用欣赏的角度看待缺失,这是艺术家的境界。 做人也一样。人无完人,人有优点。 我跟小姜聊天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夸她。 “今天气色很好呀。这身衣服很配你的发色。口红很好看耶,分享一下呀。哇,你好细致,很有耐心啊。” 你会听见很多人在认可你,于是,你发现你原来还有这些优点,而你自己却从来没有发现。 3. 正视原生家庭的创伤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写道:我们要疗愈过去,从有毒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并不一定非要原谅他们。 为什么要逼自己原谅呢?伤害了就是伤害了,不管有意无意,这是事实。 疗愈的开启,就是要正视事情的真相,忠于自己的感觉。所以,我鼓励大家正视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确实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的爱,但并不代表我不值得被爱。我不需要原谅谁,我可以难过、可以悲伤,甚至我可以用很多方式去倾诉我的伤痛情绪。 小姜尝试过很多方式: 她感到痛苦自我怀疑的时候会坐下来按照我建议的方式写情绪日记; 她说不出口的那些话,渐渐地用文字写下来,一点点告诉她的丈夫; 她怀疑和期待,她都能一点点地正视这些感情,她知道只有先做自己、先爱自己,才能真正爱他人。 小姜渐渐明白观念、自我感受和行为之间的正向联系,“缺爱的童年是我的经历,但不是我的定义,我不该一直被束缚在那个小圈子里。” “我不用害怕,我是有自我价值的。” “我可以不断成长,我可以阅读、可以社交,我会不断强大。” 你的观念在一点点改变,于是,你会感到自信的重新建立,你会做出很多你曾经不敢做的事。 曾经的观念影响了你的行为,你也可以用新的行为,去重塑观念。 你终将成为一个勇敢的大人,用大人的方式完成原生家庭的切割! 4. 为自己的长大而贺喜 那个害怕爱又渴望爱的孩子,她在慢慢长大。 她现在能接受别人的爱,也明白自己值得被爱。 她的同理心告诉自己,“母亲之所以对自己实现差错的教育方式,是因为她还不懂表达自己的爱。” “而我不能延续这样的差错,我想让我和我的孩子、我的丈夫都生活在真正幸福的家庭里。” 小姜真正敞开心扉,她和她的丈夫结婚这么久了,第一次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她的丈夫才明白,缺爱的小姜,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害怕。 人生能得到的爱,原生家庭的只是第一步,我们以后还会有伴侣、子女,难道我们要因噎废食,一直陷在过去,忽略其他的爱吗? 爱不是战争,我们也没必要草木皆兵,合适的机会来了合适的人,一起走出来吧! 有情绪疑惑,可以说给我们听。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