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分手后为何双方都不和对方联系?分手后双方的心理分析 |
类别 | 情感挽回-分手复合 |
内容 | 在爱情的旅程中,分手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许多人在分手后,都会面临一个纠结的问题:“分开后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和对方联系呢?”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 恐惧:分手后不联系的心理根源 人们之所以在分手后克制与对方联系,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对伤害的恐惧首当其冲。想象一下,当你鼓起勇气联系对方,却遭遇对方无情的拒绝,或者听到那些如利刃般伤人的话语,那感觉就像心被瞬间撕裂,整个人可能因此崩溃。这种恐惧就像一道枷锁,让你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 失望也是一大因素。我们常常对对方抱有期待,希望某些问题能得到对方的回应。可当对方要么毫无回应,要么态度冷淡时,那种失望就像冷水浇头,让我们对联系望而却步。 ![]() 还有一种无力感。即便保持联系,却深知无法再回到从前,那些曾经的问题如同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想努力改变却无能为力。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让联系变得更加痛苦。 此外,很多人在分手后会陷入一种暗自较劲的状态。在他们的观念里,谁先主动联系就意味着谁输了,而自尊心又不允许自己成为那个失败者。这些对受伤、失望、无力感的恐惧以及对自尊心的维护,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毕竟没人愿意主动去面对这些痛苦。 “否认和筑墙”:逃避痛苦的防御机制 然而,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启动一种防御机制 ——“否认和筑墙”。他们不愿承认自己内心的脆弱和需求,强迫自己变得强大,仿佛只要不触及内心的脆弱,就能保持强大。于是,他们不断告诫自己:“他不想被打扰,所以别打扰他!”“你们坚持不到最后,联系又有什么用?”“你生命的意义是围绕着他吗?你不能做你自己吗?”“如果他喜欢你,他就会来找你。”“没有他你依然可以过得很好。”“正是因为你太依赖他,太容易上当受骗,他才会肆无忌惮地伤害你。你应该学会爱自己,不要再想他了。” 对抗模式:内耗与外部归因的恶性循环 这种 “否认和筑墙” 的行为,往往会让我们陷入 “对抗模式”。一方面是和自己对抗,产生内耗。比如,我们会讨厌自己总是想联系对方,抱怨自己忘不了他;当表现出软弱和需求时,会大声责骂自己;还会强迫自己立即停止这种想法。这就像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让我们对自己各方面都不满意。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回家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拥抱,可父母却大声责骂他没用。这个孩子不会因此变得强大,反而会更伤心、更胆小,以后即使受了欺负也不再和父母沟通,而是假装坚强,默默承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就像那个孩子,而我们内心的 “父母” 就是那个不断批评我们的声音。 另一方面是和对方对抗,也就是外部归因。失恋后,我们可能会痛骂对方是人渣,不停地向身边人诉说对方的伤害,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对方。当遇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情绪会异常激动。在心理学中,这涉及到内归因和外归因两种模式。外归因在分手时,会将原因完全归于对方,觉得自己没错,是对方不理解、太过分。这种思维模式是不成熟的,因为它会让我们逃避自身的问题,当再次进入一段关系时,很可能因同样的问题再次分手。 而且,这两种对抗模式会让我们陷入恶性循环。当我们把过多精力放在与自己对抗和自我批评上时,就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整个人状态会越来越差,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进而更激烈地对抗自己,导致越来越累,也更容易在受到打击时崩溃。如果把精力放在批评对方上,就会沉浸在受害者思维中,难以从感情伤害中走出来。同时,越是否认自己的需求,就会越渴望得到满足,就像小时候需求未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努力地去满足自己,当再次面对对方时,很容易被这种渴望压垮。 合作模式:打破恶性循环的钥匙 那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答案是采用合作模式。不过,如果对方是一个会对我们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的人,比如有暴力倾向或渣男等,那就应该彻底断绝联系。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从和自己合作以及和对方合作两方面入手。 和自己合作:
和对方合作:
分手固然遗憾,但更遗憾的是原本可以处理得更好。我们的直觉和感觉往往是值得信任的,即使有时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但背后是真实的自己。只有了解、满足和调整这些,我们才能在感情的波折中收获更多。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