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女大学生不愿社交,遇事总往坏处想,这要怎么改善? |
类别 | 情感故事 |
内容 |
我是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里,我总是不太愿意去社交。每次有集体活动,我都本能地想要逃避,觉得和同学们相处很有压力。 而且,我遇事总会不由自主地往坏处想。就像参加一个比赛,还没开始,我就想着自己肯定会搞砸,会被别人嘲笑。这种心态让我越来越不自信,也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其实很清楚这样不好,也想要改变,可就是不知道该从哪儿做起。是不是我心理上有什么问题呀?到底要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变得开朗自信,愿意去和别人交流呢?真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你的感受我特别能理解——害怕社交时的不自在,又被“总往坏处想”的心态困住,既想改变又不知从何下手,这种纠结本身就很消耗人。但其实,很多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类似的阶段,这不是“心理问题”,更像是一种需要慢慢调整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分享几个具体的方向,你可以试着从细微处开始改变: 一、先和自己“和解”:别和“不愿社交”的自己对抗你说“本能想逃避集体活动”,其实这不是你的错。社交需要消耗能量,有些人天生对“人际互动”更敏感,就像手机“电量”消耗得快——这不是“缺点”,只是你的“特质”。
二、拆解“往坏处想”的思维:把“灾难化”拉回“现实”你说“参加比赛先想自己会搞砸”,这种思维其实是大脑的“过度保护”——它想通过“预设最坏结果”让你避免受伤,但反而困住了行动。可以试着用“三步法”把想法拉回现实: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多试几次,你会发现大脑没那么容易“跑偏”了。 三、用“小成功”积累自信:让“行动”带动“心态”自信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你可以从“能掌控的小事”开始,用一次次“做成”的体验,慢慢替换“我不行”的自我否定。
四、给情绪“找个出口”:别让纠结在心里发酵如果“往坏处想”的念头反复冒出来,别憋着,可以试着“外化”它们:
最后想告诉你:改变从来不是“一下子变好”,更可能是“今天比昨天多试了一步”。比如今天敢主动和同学说一句话,明天能在比赛前少想一点“搞砸”的画面——这些细微的进步,都是在慢慢靠近“更自在的自己”。 如果某一天又退缩了也没关系,接纳自己的“反复”,就像照顾一个慢慢学走路的小孩,多一点耐心,她会慢慢站稳的。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