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祀[30-31]、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在古代,七夕节最早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女人们在这一天见面,穿针乞求技巧,投针验巧,祈求智慧,变得聪明[33]。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兴盛于宋元,丰富于明清。今年的七夕是几号? 七夕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这是一个浪漫的夜晚,女孩们崇拜星神,祈求聪明。汉魏以后,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竞争和展示女性技能的节日。今年的七夕是几号?人们会在七夕节吃巧果、巧芽面等食物,并开展一系列乞巧活动,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值夜祈福、曝书、晒衣等。[35]  七夕节的物质外壳和精神核心由民俗、情感追求、创新热情和民族自豪共同组成[36]。中国情人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爱情观、劳动观、进取精神、道德观、责任感等,是全球化过程中中中国节日复兴的典型例子之一[37]。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8]。2008年,甘肃西部和乞巧节的习俗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9]。2011年,广东天河、浙江温岭七夕习俗被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41]。2014年,湖北云北(yún)西七夕习俗被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七夕对亚洲邻国也有影响,日本、越南、朝鲜半岛都有七夕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