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学生时代 |
类别 | 伤感文章 |
内容 |
一》 老师站在讲堂上面向所有同学念小燃那篇文章的时候,小燃心里第一次那么平静,好像这一切完全与她无关。 在如此浩荡的大学课堂,能够得到如此经典的老师讲评实在是见光荣的事情。可是小燃却表现得如此不屑。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这样的夸赞这么冷漠。 《二》 小燃是迎着赞叹的鲜花和掌声一路走来的。初中的时候,她的文字就经常被老师写在走廊边上的那块斑驳的石灰质黑板上作为板报。小燃很兴奋,每次都是从西边的楼梯绕着去教室只是为了每次经过那块黑板时能看到右下角那几个简单的文字“小燃供稿”。 高一的时候,小燃竟然因为那篇《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而轰动整个校园。她的文字第一次被刘老师印了2000份全校传阅。虽然只是印刷在白纸上,虽然没有打印成铅字,但是小燃真的高兴极了。空闲的时候她总是拿出那篇文章读上几遍,哪怕是课间的几分钟她也会翻出来看看。 《三》 小燃坐在夜自习后空荡荡的教室独自流泪,她的哭泣没有声音。她不明白自己流泪的原因,也许只是因为寂寞? 她看不透玻璃窗外如此漆黑的夜,她不知道窗外那棵孤瘦的树为什么会那么炽烈地开满那么多美丽却惨淡的白色花朵。她那么喜欢它那样的姿势,可是她不知道那棵树的名字。 《四》 高二的一个晚自习后,小燃一个人在学校后操场的看台上看天。 天上有什么?她会莫名其妙地问自己。 在回宿舍的路上,她在无意中听见前面有同学议论小燃这个人和她那篇前不久轰动校园的《寂寞在唱歌》。 有个同学说,小燃以后肯定是个大作家。 又有人说,小燃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时常都会做什么?我好想见见她。 她们都不知道她们讨论的人就在她们身后,她们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们也许一转身就能看到她。那个校园里的传奇,那篇《寂寞在唱歌》的主人。她那么美丽却那么忧伤,她那么传奇却那么寂寞。 《五》 小燃在很深的夜里写字。上了大学她比从前更忧伤,她不知道几年以后自己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离开这里,也不知道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势面对新的人生。 她只是写,不停的写,她甚至不知道这样疯狂协作的原始动力是什么。 不是初中校园那张斑驳黑板上的“小燃供稿”,不是那些白纸黑字被印了2000份的《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也不是那句“她以后肯定是个大作家”。 也许她只是欣赏玻璃窗外那棵孤瘦的开满惨白花朵的树。 它日夜不停地站在那里,躲过孤独,躲过寒风,躲过夏天炽热的太阳光,躲过冬季冷酷的冰雪。 它就那么倔强地站在那里,永不止息地开满灿烂的花朵。很少有人欣赏它的灿烂和美丽,很少有人思考它的孤独和瘦弱。 有个剧组把它优雅的姿势拍进电影,但是小燃知道,他们只是用它的姿态衬托另一种美丽。 也有摄影师把它灿烂的花朵拍下来,但小燃知道,他只是留着自己收藏。 《六》 高三上学期,小燃放弃所有课程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协作比赛。 她自己认为那一篇《无法抵达的世界》是这么多年的协作历程上最有思想和风格的文章。 可是,比赛一直杳无音信。 后来,小燃在高考场上败北。这似乎是必然,她在文字上是个奇迹,但是,在生活中她不是。永远不是,她这么认为。 再后来,小燃选择一个普通的高校,与她梦想中的北广失之交臂。 《七》 想起北广小燃会哭,写字看书的时候她会哭,看电影听音乐的时候她同样会哭。她不是那种忧愁善感的人,她只是感动,她只是激动。 小燃在夜里失眠的时候反复看顾长卫的《孔雀》。她不是喜欢20世纪 70年代发生在小城里的普通家庭故事,她只是喜欢影片里的“姐姐”。 “姐姐”是个古怪透顶的人,有时候甚至不可理喻。 小燃曾经一直把《孔雀》里那张海报贴在床边:“姐姐”推着单车走在空寂的绿色原野上,车后系着她心爱的降落伞。 顾长卫的摄影,也许只有这样的景深镜头最有风格,小燃这么想。 只是她一直不懂“姐姐”最后说的那句台词:“你爸爸老家那儿满山都是孔雀!” 因为她同样不懂自己。她不知道从前为什么固执地去参加那个协作比赛,她更不懂自己为什么一直坚持着疯狂的写作。 《八》 小燃又哭了,躲在校园后操场的那个夜晚没人去的大看台,她把头埋在膝盖上,她哭的姿势让人看了会心痛。 她是个幸福的人,她有父母的关爱和朋友的照顾。可是,她那么忧伤,为什么? 小燃是个什么样的理想主义者,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她想积蓄足够的钱然后去北大,她只想把所有的文字拿给最具权威的文学系教授点评; 她想积蓄足够的力量然后去北广学习自己最喜欢的专业知识; 她想积蓄足够的灵感然后写一部纪录自己青春影子的长篇小说;。。。。。。 她叫小燃。!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情感美文发布平台,专注于为女性朋友们提供情感美文、语录、散文、情书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