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
【唐韵】傍礼切【集韵】【韵会】部礼切,并音髀。【说文】升高阶也。【玉篇】天子阶也。【战国策】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前汉·东方朔传】是时朔陛戟殿下
又【王莽传】朱户纳陛。【注】孟康曰:纳,内也。谓凿殿台际为陛,不使露也。师古曰:尊者不欲露而升陛,故内之于霤也。
又天子称陛下。【史记·秦始皇纪】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蔡邕·独断】天子必有近臣,执兵立于陛侧,以戒不虞。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集韵】或作陛。【篇海】别作陛。
又【韩愈·曹成王碑辞】王亦有子,处王之所。惟旧之视,蹶蹶陛陛,实取实似。刻诗其碑,为示无止。【注】陛陛,犹比比,言众多层次也。一说言王之子孙日益盛大,如历阶陛以升堂也。
又【正韵】毗意切,音避。义同。【海篇】别作陛。◎按诸韵书陛字皆止上声,惟正韵有上去二音,今并存之。《正字通》以去声为正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