髦《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字部】
【唐韵】莫袍切【集韵】【韵会】谟袍切,并音毛。【说文】发也。【释名】髦,冒也。复冒头颈也。【诗·鄘风】髧彼两髦。【传】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仪礼·既夕】主人说髦。【注】儿生三月,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长大犹为饰存之,谓之髦。所以顺父母幼小之心。【左传·昭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小尔雅】弁髦,太古冠冠而敝者也。
又【诗·小雅】烝我髦士。【传】髦,俊也。【尔雅·释言】髦,选也。【疏】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也。
又马鬣。【仪礼·既夕】马不齐髦。【注】齐翦也。【礼·曲礼】乘髦马。【疏】不鬄落鬃鬣。
又【正字通】牛长髦者为髦牛。【史记·西南夷传】取其筰马,僰僮,髦牛。
又丘名。【释名】前高曰髦丘,如马举头垂髦也。
又【扬子·方言】螳螂谓之髦。
又【集韵】迷浮切,音谋。【诗·小雅】如蛮如髦。【笺】髦,西夷别名。武王伐纣,八国从焉。【疏】牧誓曰: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彼髳此髦,音义同也。【释文】髦,旧音毛。寻毛郑之意,当与尚书同,音莫侯反。 【集韵】本作髦。或作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