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并音乘。【说文】索也。【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总而合之者也。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礼·经解】绳墨之于曲直。【前汉·律历志】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
又【书·冏命】绳愆纠谬。【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
又【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传】绳绳,戒慎也。【朱传】不绝貌
又【大雅】绳其祖武。【传】绳,戒也。【朱传】绳,继也。
又【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
又【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
又【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注】绳,誉也。【小尔雅】绳之,誉之也。
又【集韵】以证切,音孕。【周礼·秋官·薙氏】秋绳而芟之。【注】含实曰绳。
又【集韵】弭尽切,音泯。绳绳,无涯际貌。一曰运动不绝意。
又【集韵】石证切,音乘。𡽪也。
又【韵补】叶乘融切。【陈琳武库赋】陵九城而上跻,起齐轨兮玉绳。车轩辚于雷室,骑浮厉乎云宫。 【广韵】俗作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