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并音桐。【说文】合会也。【玉篇】共也。【广韵】①也。【易·同人】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书·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又【广韵】齐也。【书·舜典】同律度量衡。【诗·小雅】我马既同。
又聚也。【诗·小雅】兽之所同。【传】同犹聚也。
又和也。【礼·礼运】是谓大同。【注】犹和也,平也。
又【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阳声者,六同合阴声者
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铜。言助阳宣气,与之同也。
又【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诗·小雅】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又【周礼·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注】司马法曰:十成为终,十终为同,同方百里。【疏】谓之为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闻同,故名百里为同也
又爵名。【书·顾命】上宗奉同瑁。【注】同,爵。瑁,圭也。
又州名。【广韵】汉冯翊地有九龙泉,泉有九源,同为一流,因以名之。【韵会】后魏以沣水攸同名州。
又【正韵】通也。【庄子·在宥篇】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注】吕吉甫曰:空同之上,无物而大通之处也。
又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又【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
又通作童。【列子·黄帝篇】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
又【释文】徒贡切,音洞。与𫍣同。【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注】同之言𫍣也。【疏】同之言𫍣也者,若单作同字,是齐同之同,非𫍣共之𫍣。若𫍣共之𫍣,则言旁作同。汉魏之时,字义如此,今则总为一字。
又叶徒黄切,音唐。【陈琳·答客难】六合咸熙,九州来同。倒载干戈,放马华阳。①字作北下卑。
〔司马法曰,成为终,终十为同。〕 谨照周礼注原文终十改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