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康熙字典》 【巳集中】【片字部】
【唐韵】徒叶切【集韵】【韵会】达协切,并音叠。【说文】札也。从片,枼声。【广韵】书板曰牒。【左传·昭十五年】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疏】牒,札也。【战国策】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为言。【前汉·路温舒传】取泽中蒲,截以为牒。【注】小简曰牒
又【匡衡传】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注】随牒,谓随选补之恒牒。
又【玉篇】谱也。【史记·封禅书】有玉牒书。【太史公自序】取之谱牒。
又【淮南子·本经训】积牒旋石以备修埼。
又【后汉·王符传】皆服文组彩牒。【注】牒即今叠布。
又【扬子·方言】床上板。卫之北郊,赵魏之间谓之牒。
又【增韵】官府移文谓之牒
又【韵会】讼辞亦曰牒。 【说文】本作牒。【韵会】通作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