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字部】
又【禹贡】奠高山大川。【传】大川四渎。【疏】川之大者,莫大于渎。四渎,谓江,河,淮,汉也。【吕氏春秋】何谓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关中记】泾、渭、灞、浐、酆、镐、潦、潏,凡八川。【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史记·秦始皇纪】灭二周,置三川郡。【前汉·高祖纪】斩三川守李由。【注】应劭曰:今河南郡也。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韵会】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朱子诗】口川失自防。
又川衡,官名。【周礼·地官】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
又窍也。【山海经】伦山有兽如麋,其川在尾上。【注】川,窍也。
又叶枢伦切,音春。【诗·大雅】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早魃为虐,如惔如焚。【前汉·叙传】昔在上圣,昭事百神。类帝禋宗,望秩山川。
〔【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天下之地势。〕 谨照原文势改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