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韵】呼恢切【集韵】【韵会】【正韵】呼回切,并音虺。【说文】死火余烬也。从火从又
又手也。火既灭可以执持。【礼·月令】毋烧灰。【注】为伤火气也。火之灭者为灰
又【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澣。【周礼·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征令,以时入之,以权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后汉·杜笃传】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前汉·天文志】侯气之法,竹为管,葭莩为灰,为室三重,布缇幔,木为案,内庳外高,加律其上,气至灰飞。
又劫灰。【高僧传】汉武穿昆明池,得黑灰,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梵人。后竺法兰至,问之,云: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酉阳杂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煮令软。陈藏器曰:灰生南海,状如黄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烂如泥。
又不灰木。【太平寰宇记】俗为铤子,烧之成炭,而不灰。
又叶呼侯切。【杨方·合欢诗】生为并身物,死为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俦。
又叶荒壶切。【陈琳·柳赋】有孤孑之细柳,独幺枰而剽殊,随枯木于爨侧,将并置于土灰。 【说文】本作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