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汝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如阳切,并音穰。【说文】推也。
又窃也。【书·吕刑】夺攘矫虔。【礼·礼器】匹士太牢而祭,谓之攘。
又因其自来而取曰攘。【论语】其父攘羊。
又却也。【礼·曲礼】左右攘辟。【周礼·秋官·禁杀戮】掌司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注】攘,犹却也。【疏】谓人有罪过,官有文书。追摄不肯受者。【齐语】西征攘白翟之地。【前汉·邹阳传】攘袂而正议。【注】攘袂,犹今人云捋臂。
又除也。【诗·大雅】攘之剔之。【疏】攘除翦剔。
又【扬子·方言】止也。
又【唐韵】如两切【集韵】【韵会】【正韵】汝两切,并音壤。扰也。【前汉·陈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间。
又【唐韵】【集韵】【韵会】人漾切【正韵】人尚切,并与让通。逊也。【前汉·礼乐志】隆雅颂之声,盛揖攘之容。【注】攘,古让字
又【艺文志】道家者流,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衔衔。
又【集韵】式亮切,赏去声。与𫗵同。【诗·小雅】攘其左右。【笺】攘读为𫗵。
又【集韵】【韵会】并泥庚切,音狞。抢攘,乱貌。【前汉·贾谊传】国制抢攘。【注】攘,女庚反。师古读抢攘为伧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