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康熙字典》 【酉集中】【豕字部】
【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羊洳切【正韵】羊茹切,并音预。象类。【说文】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于物。
又【尔雅·释诂】安也。【又】乐也。【玉篇】怠也,佚也。【正韵】悦也。【易·豫卦疏】谓之豫者,取逸豫之义,以和顺而动,动不违众,众皆悦豫也。【书·太甲】无时豫怠。【诗·小雅】逸豫无期。
又【增韵】游也。【孟子】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张衡·东京赋】度秋豫以收成。【注】秋行曰豫。
又【尔雅·释言】叙也。【疏】事豫备者亦有叙也。【玉篇】早也,逆备也。【易·既济】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礼·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中庸】凡事豫则立。【注】素定也。【玉篇】或作预。
又【尔雅·释诂】厌也。
又参与也。【正韵】与与通。【后汉·东夷传】楚灵会申,亦来豫盟。【宋书·王弘传】以私贱无名之人,豫公家有实之任。
又犹、豫,二兽名,性多疑。凡人临事迟疑不决者,借以为喩。【史记·吕后纪】计犹豫未有所决。【礼·曲礼】作犹与。【注】与,本亦作豫。【疏】犹,玃属。与,象属。二兽皆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
又州名。【书·禹贡】荆河惟豫州。【疏】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释名】豫州在九州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晋书·地理志】豫,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舒音豫。【广韵】秦为三川郡。汉为河南郡。后魏置同州,又攺为豫州。
又姓。【潜夫论】豫氏,本姬姓。晋智伯臣豫让。
又【集韵】词夜切,音谢。与榭通。【仪礼·乡射礼】豫则钩楹内,堂则由楹外。【注】豫,读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谓州学也。一云与堂序之序同。
又【集韵】商居切,音书。与舒同。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