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广韵】巨支切【集韵】【韵会】翘移切【正韵】渠宜切,并音跂。【说文】山名。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始居此。【诗·大雅】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统志】山有两岐,故名。【六书故】一在今凤翔府岐山县,禹贡导岍及岐,是也
又山海经,岐山,狐岐之山,在今汾州介休县,胜水出焉,东北会于汾,禹贡治梁及岐,是也。
又州名。本雍州地,后为秦都,汉为扶风郡,元魏置岐州,唐改凤翔府,号西京。
又路岐也。【释名】物两为岐,在边为旁。【尔雅·释宫】二达谓之岐旁。【注】道旁出也。【列子·说符篇】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不知所之,所以返也。
又峻也。【诗·大雅】克岐克嶷。【朱传】岐嶷,峻茂之貌。
又姓。【正字通】黄帝臣岐伯,唐岐灵岳。◎按《集韵》翘移切,音祁。周文王所封地
又常支切,音坻。山名
又渠羁切,音奇。地名
又章移切,音支。分也。与诸家音切相龃龉。今不从。 【集韵】本作𨙸。【韵会】或作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