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字部】
【唐韵】蒲味切【广韵】【集韵】【韵会】蒲昧切【正韵】步昧切,并音佩。【说文】𢍚也,从𣎵,草木盛长𣎵𣎵然。别作渤,方未切。
又人色变也,从子。【徐曰】人色孛然壮盛,似草木之茂,引《论语》色孛如也。今作勃,薄没切。
又彗星也。【左传·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或作茀,敷勿切。【谷梁传】孛之为言犹茀也,隐蔽不见也。
又姓。○按孛字,《广韵》有蒲昧、蒲没二切。《集韵》有方未、蒲昧、薄没、敷勿四切。训义错出。今依《广韵》《韵会》以蒲昧切为正音,而以各音分注于每条下。
又【正讹】借为违悖字。
〔又星。【春秋·昭十七年】冬,有星孛入于大辰。孛,彗星也。【申𦈡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谨按孛彗星也,非春秋原文。谨改为又彗星也。左传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𦈡改申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