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康熙字典》 【寅集下】【幺字部】
【唐韵】【集韵】于虬切【韵会】幺虬切【正韵】于尤切,并音呦。【说文】幽隐也。【易·履卦】幽人贞吉。【疏】幽隐之人,守道贞吉。【礼·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虽复隐处,常自修整不倾邪也。【后汉·章帝章和元年诏】光照六幽。【注】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又【尔雅·释诂】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记·乐书】极幽而不隐。
又【玉篇】幽,深远也。【易·系辞】无有远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问远之与近,及幽邃深远之处,皆告之也。【诗·小雅】幽幽南山。【注】幽幽,深远也。
又【玉篇】幽,不明。【正韵】幽,暗也。【书·舜典】黜陟幽明。【注】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礼·檀弓】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注】鬼神处幽暗。
又【正韵】幽,囚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幽于缧绁。【杨恽报孙会宗书】身幽北阙。
又州名。【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尔雅·释地】燕曰幽州。【疏】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
又地名。【左传·庄十六年】同盟于幽。【注】幽,宋地。
又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思幽之国,思士不妻,思女不夫。【注】言其人直思感而气通,无配合而生子。
又姓。【广韵】出《姓苑》。
又与黝通。【集韵】黝或作幽。【礼·玉藻】一命缊绂幽衡,再命赤绂幽衡。【注】幽,读为黝黑之黝。
又叶于交切,音窔。【道藏歌】回舞太空岭,六气运重幽。我际岂能穷,使尔终不雕
又【诗·小雅】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传】幽,黑色。
〔【礼·檀弓】望及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 谨照原文及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