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字部】
【韵会】双,俗作双,非。(双)【唐韵】所江切【集韵】【韵会】疏江切,并音𫁷。【说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后汉·王乔传】有双凫,从东南飞来。
又【玉篇】两也。【仪礼·聘礼】凡献执一双。
又【玉篇】偶也。【诗·齐风】冠绥双止。【笺】五人为奇,而襄公往从而双之。
又兽名。【山海经】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三青兽相并,名双双。【注】郭璞曰:言体合为一也。公羊传所云双双而俱至者,盖谓此也。吴任臣云:兽经曰:文文善呼,双双善行。骈志云:双双合体,蛩蛩假足。麟书曰:双双俱来,孟极是覆。
又鸟名。【公羊传·宣五年】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疏】旧说云: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故以喩焉。○按公羊传疏与山海经注异。
又【正字通】温庭筠诗:招客先开四十双。王弇州注云:双,五亩也。四十双,二百亩也。或曰唐书南诏传:官给田,四双为二百亩
又云南杂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后驱,犁一曰为一双
又陶九成辍耕录,谓一双为四亩,佛地以二亩为一双,盖各从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数也。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双泰贞。
又【集韵】朔降切,音淙。偶也。
又叶所终反。【谢惠连·七夕诗】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