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徒弄切,音恫。【说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又深也,朗彻也。【颜延之诗】识密鉴亦洞。
又通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洞出鬼谷之堀礧崴魁。
又贯也。亦贯彻之意。【史记·苏秦传】远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质悫貌。【礼·祭义】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
又洞疑,心不定也。【史记·苏秦传】虚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后汉·梁冀传】连房洞户。【注】洞,通也。谓相当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长沙。
又【集韵】徒孔切【正韵】徒总切,并音动。义同。
又【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并音同。洪洞,县名。
又洚洞,水无涯貌。
又鸿洞,相连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地鸿洞。亦作𭱊洞。【枚乘·七发】𭱊洞兮苍天。
又【韵补】叶徒当切,音唐。【道藏歌】开度飞元真,凝化沦空洞。帝真始明精,号曰子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