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
【唐韵】吕戌切【集韵】【韵会】【正韵】劣戌切,并音嵂。【玉篇】六律也。【广韵】律吕也。【说文】均布也。十二律均布节气,故有六律,六均。【尔雅·释器】律谓之分。【注】律管,所以分气。【前汉·律历志】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閒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后汉·律历志】殿中侯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侯,灵台用竹律六十侯日如其历。【史记·律书注】古律用竹,又用玉。汉末以铜为之。【书·舜典】同律度量衡。【礼·王制】考时月,定日同律。
又【尔雅·释诂】法也。
又常也。【注】谓常法。【正韵】律吕万法所出,故法令谓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释名】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左传·桓二年】百官于是乎咸惧,而不敢易纪律。
又军法曰律。【易·师卦】师出以律。
又刑书曰律。【前汉·刑法志】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晋书·刑法志】秦汉旧律起自李悝。悝著网捕二篇,杂律一篇
又以其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
又爵命之等曰律。【礼·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疏】律即上公九命,缫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
又【尔雅·释言】述也。【礼·中庸】上律天时。
又【尔雅·释言】铨也。所以铨量轻重。
又理发曰律。【荀子·礼论篇】不沐则濡栉,三律而止。【注】律,理发也。
又诗律。【杜甫·遣闷诗】晚节渐于诗律细。
又戒律。【佛国记】法显慨律藏残缺,于是以弘始二年至天竺,寻求戒律。
又【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
又斛律,耶律,并复姓。【姓谱】斛律,代人,世为部落统军,号斛律部,因氏焉。耶律,辽之后。
又【韵补】与嵂通。【诗·小雅】南山律律。【司马相如·大人赋】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礧崴魁。
〔【左传·桓二年】百官于是乎畏惧,而不敢犯纪律。〕 谨照原文畏改咸。犯改易。〔【礼·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疏】律即上宫九命。〕 谨照原文宫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