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
【广韵】【集韵】并秦昔切,音藉。【玉篇】兽名。或作獡。兽似熊。
又【集韵】祥亦切,音席。【山海经】先民之山,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注】郭璞曰:或作獡,音夕。
又【集韵】思积切,音昔。义同。
又【集韵】【韵会】七约切【正韵】七雀切,并音鹊。【汇雅】宋良犬。一名猎猎。【集韵】本作㹱。或作獡。详㹱字注。(猎)【唐韵】良涉切【集韵】【韵会】【正韵】力涉切,并音鬣。【说文】放猎,逐禽也。【广韵】取兽也。白虎通曰:四时之田,总名为猎,为田除害也。尸子曰:虙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人以猎也。【尔雅·释言】猎,虐也。【疏】猎谓从禽也。必暴害于物,故云。【尔雅·释天】春猎为搜,夏猎为苗,秋猎为猕,冬猎为狩。【诗·魏风】不狩不猎。【礼·王制】豺祭兽,然后田猎。【蔡邕·月令章句】猎者,捷取之名。【正字通】猎以供俎豆,习兵戎,皆国家重事也。
又震也。【吴语】今大夫国子,兴其众庶,以犯猎吴国之师徒。【注】猎,震也。
又【扬雄·校猎赋】鸿𫄡緁猎。【注】师古曰:緁猎,相差次也。
又龟名。【尔雅·释鱼】龟后弇诸猎。【疏】谓甲后弇覆者名猎。【周礼·春官·龟人】南龟曰猎属。
又山名。【淮南子·地形训】洛出猎山。
又车名。【前汉·宣帝纪】太仆以𫐉猎车奉迎曾孙。【注】文颖曰:𫐉猎,小车。
〔【前汉·宣帝纪】太仆以𫐉猎车奉迎龟孙。〕 谨照原文龟孙改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