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韵】力举切【集韵】【韵会】【正韵】两举切,并音旅。【说文】脊骨也,象形。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书·吕刑】惟吕命。【传】言吕侯见命为卿。【郑语】南有荆蛮申吕。【注】申吕,姜姓。【后汉·郡国志】汝南郡新蔡有大吕亭。【注】故吕侯国。
又【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周吕侯,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注】周及吕皆国名。济阴有吕都县。见【前汉·地理志】。
又县名,属楚国。亦见【前汉·地理志】。
又姓。【广韵】太岳封吕侯,后因为氏。
又六吕,阴律也。【周礼·春官·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奏姑洗,歌南吕,奏夷则,歌小吕。【注】小吕一名中吕
又【大师】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前汉·律历志】阴六为吕,吕以旅阳宣气
又大吕,旅也,言阴大旅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
又钟名。【战国策】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注】大吕,齐钟名。【晏子·谏篇】景公泰吕成。【史记·平原君传】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注】正义曰:大吕,周庙大钟。
又【扬子·方言】矧吕,长也,东齐曰矧,宋鲁曰吕。
又【逸周书】击之以轻吕。【注】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