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广韵】【集韵】【正韵】并古患切,与惯通。狎习也。【诗·大雅】串夷载路。【毛传】串习。夷,常也。【笺】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荀子·大略篇】国法禁拾遗,恶民之串,以无分得也。【梁简文帝诗】长颦串翠眉。【谢惠连·秋怀诗】聊用布亲串。【注】言赋诗布与亲狎之人也。
又【正韵】枢绢切,音钏。物相连贯也。与穿读去声通。穿,亦作串。【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即贯串,言博通经传大义也。
又与劵通,别作𬥸。【文字指归】支取货物之契曰𬥸,今官司仓库收帖曰串子。
又【正韵】五换切,音玩。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