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鞕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鞕 字形信息 字型 左革右更 部首 革 发音信息 (鞕字怎么念) 拼音 yìng,biān 粤语发音 ngaang6 注音符号 ㄧㄥˋ,ㄅㄧㄢ 字典解释 (鞕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鞕 yìng 《汉语大词典》 1.同“硬”。坚牢。 2.同“鲠”。哽塞。 鞕 biān 《汉语大词典》 1.同“鞭”。 康熙字典 鞕《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 【广韵】五更切【集韵】【正韵】鱼孟切,并音硬。【玉篇】坚也。【广韵】坚牢。【博雅】悭也。 说文解字注 鞭 《说文解字注》 殴也。 殴各本作驱。浅人改也。今正。殴上仍当有所以二字。尚书。鞭作官刑。周礼条狼氏。掌执鞭而趋辟。凡誓、执鞭以趋于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左传。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又公怒。鞭师曹三百。皆谓鞭所以殴人之物。以之殴人亦曰鞭。经典之鞭皆施于人。不谓施于马。曲礼。乘路马。载鞭策。左传。左执鞭弭。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为施马之称。非若今人竟谓以杖马之物杖人也。盖马箠曰策。所以击马曰箠。以箠击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击马之箠用竹。殴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从竹、从革不同。自唐以下殴变为?。与驱同音。谓鞭为捶马之物。因改此殴为驱。不知绝非字义。殴、捶击物也。驱、马驰也。 从革。便声。 卑连切。 十四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鞕 , 灑淅, 惡, 呴, 濡, ... 《註解傷寒論》註解傷寒論卷第一“平脉法第二”,(东汉) 張機 撰、(晋) 王叔和 編、(金) 成無己 註,四部叢刊景明嘉靖二十四年歙汪氏主一齋刻本,第45頁 鞕 ,後必溏也。 陽明病, ... 《傷寒論注釋》傷寒論注釋卷五,(汉) 張機 撰、(清) 王叔和 編、(金) 成無己 注、(唐) 成無己 撰,四庫全書本,第3頁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 鞕 。 《傷寒論條辨》傷寒論條辨卷八“辨不可下病脉證幷治第二十”,(明) 方有執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出,脾不上下,身冷膚 鞕 。 《註解傷寒論》注解伤寒论卷第一“平脉法第二”,(北宋) 成無已 著,刊本,第42頁 鞕 後必溏未定成 鞕 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 鞕 乃可攻 《醫學綱目》卷十六,(宋) 樓英 撰,明嘉靖44年曹灼邵弁刻本,第24頁 中燥大便必 鞕鞕 則讝語此藥主之若一服 ... 《活人書》卷一,(宋) 朱肱 撰,明萬曆44年張惟任等刻本,第47頁 病陽多者,熱,下之則 鞕 。 汗多極發,其汗,亦 鞕 。 《仲景全書》傷寒論卷第十仲景全書第十“辨發汗、吐、下後病脉證并治第二十二”,(汉) 張機 選、(明) 趙開美 編,刊本(序刊),第10頁 下痞 鞕 , 期門以㵼 婦人中風, ... 《普濟方》普濟方卷一百二十七,(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53頁 大棗甘温,去之 則 鞕 滿。 《證治準繩》證治準繩卷四十三,(明) 王肯堂 撰,四庫全書本,第45頁 而𦂳,心下痛,按之石 鞕 者,或心下至少腹 鞕 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 ... 《景岳全書》景岳全書卷七,(明) 張介賓 撰,四庫全書本,第33-34頁 夫陽病𤍠多者,下之則 鞕 。 陽病乃𤍠病之類,隂 ... ,下之則胃中水竭,其 鞕 也,非轉属陽明之 鞕 矣。 《傷寒論後條辯》傷寒論後條辯卷之十四“辯不可下病脉證”,(清) 程應旄 條註,刻本,第18頁 五 鞕 陽氣不營成五 鞕 仰頭取氣難揺動手定冠 ... 氣壅胸膈 陽氣不營成五 鞕 仰頭取氣難揺 《御纂醫宗金鑒》卷二十五,(清) 吳謙 著,刻本,第23頁 鞕 滿按之不痛為痞 鞕 ,虚邪也。 《御纂醫宗金鑑》御纂醫宗金鑑卷三十七,(清) 吳謙 撰、(清) 劉裕鐸 撰,四庫全書本,第28頁 痞 鞕 也 無陽隂强犬便𩋹者下 ... 《張氏醫通》傷寒纘論卷上陽明上篇,(清) 張璐 撰,康熙刻後印本,第66頁 便弗 鞕 又恐初 鞕 後溏不可妄攻若欲攻之 ... 《喻氏三書》卷十二,(清) 喻嘉言 著、(清) 陳守誠 重梓,刻本,第45頁 十三問: 陽明病,心下 鞕 滿者,不可攻之。陽明 ... 鞕 滿似重於心煩, 何心煩可下,而 鞕 滿不可下也? 《尚論篇》尚論後篇卷二“尚論四時”,(清) 喻昌 撰,四庫全書本,第64頁 利後亾津液而當便 鞕鞕 則能食者𢠚屬陽明胃氣 《傷寒論本義》卷之首,(清) 魏荔彤 撰,刻本,第84頁 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 鞕 耳設利之爲大逆 鞕 爲 《傷寒論三注》卷一,(清) 周揚俊 注,刻本,第38頁 不能食 但初頭 鞕 後必溏未定成 鞕 攻之則溏 《傷寒論集注》卷三,(清) 徐赤 撰,刻本,第21頁 問:陽明病,心下 鞕 滿者,不可攻之。 《傷寒分經》卷二,(清) 喩昌 注釋、(清) 吴儀洛 編,乾隆31年利濟堂刊本,第25頁 必胸下結 鞕 太陰脾之經也脾主升淸 ... 《黃氏醫書八種》卷五,(清) 黃元御 著、(清) 徐樹銘 校刊,刻本,第2頁 鞕 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 鞕鞕 《仲景傷寒補亡論》卷十七,(南宋) 郭雍 著,道光01年刊本,第18頁 大便先 鞕 後溏 綱仲景曰陽明病潮 ... 《沈氏尊生書》卷七,(清) 沈金鰲 著,石印,第8頁 土炎燥而大便因 鞕 也 脈浮而孔浮為陽芤為 ... 《校正傷寒論集注》卷一,(清) 張志聰 集注,石印本,第41頁 下痞 鞕 之則天氣不降地氣不升而爲心下痞 鞕 矣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 ... 《傷寒論直解》卷六,(清) 張錫駒 著,康煕51年刊本,第23頁 條曰:心下痛,按之石 鞕 ,又曰:心下滿而 鞕 痛,此曰病正在心下, ... 分別,故痞證亦有心下 鞕 者,但不痛耳。 《医宗金鉴》御纂醫宗金鑑訂正傷寒論註卷一,(清) 吴谦等 著,清乾隆七年武英殿刻本,第71頁 雖不能食但初頭 鞕 後必溏未定成 鞕 攻之必漉須 《傷寒論直解》傷寒論直解卷四,(清) 張錫駒 註、(清) 魏士俊 校,刻本,第29頁 外出,胃中燥,大便必 鞕 , 鞕 則讝 語,小承氣湯主之 ... 《傷寒論集注》卷三,(汉) 張仲景 著,刻本,第19頁 陽明潮熱,大便 鞕 ,可與承氣湯。若不轉失氣,此但初頭 鞕 ,後必溏,攻之必脹滿 ... 《傷寒論輯義按》卷四,(民国) 惲鐵樵 著,鉛印本,第6頁 若脇下痞 鞕 ,去大棗加牡蠣。茲者,胸脇滿微結,卽痞 鞕 也,故去大棗加 牡蠣二 ... 《傷寒論輯義按》卷三,(民国) 惲鐵樵 著,鉛印本,第32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