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言右戠,言戈亠丷日
部首 言,戈,亠,丷,日
简体字 识
异体字
包含“識”的字
𧄹
发音信息 (識字怎么念)
拼音 shi,shí,zhì,shì
粤语发音 sik1
注音符号 ㄕ,ㄕˊ,ㄓˋ,ㄕˋ
字典解释 (識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識 shí 《汉语大词典》
1.知道;了解。
2.认识;识别。
3.赏识。
4.知识;见解。
5.思想意识。
6.知觉。
7.相识的朋友;知交。
8.通“适”。刚才。
識 zhì 《汉语大词典》
1.旗帜。后作“帜”。
2.标志;记号。
3.做记号;加标记。
4.记住。
5.记载。
6.特指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7.通“职”。职掌。相爱怜。有”。
8.通“蘵”。草名。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并音式。【说文】常也。一曰知也。【长笺】训常无意义。【玉篇】识,认也。【增韵】能别识也
又见识也。【诗·大雅】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老子·道德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缮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扬子·法言】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又草名。【大戴礼·夏小正】三月采识。识,草也。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识利州属高丽降户州。
又姓。见【姓纂】。
又【广韵】【集韵】【韵会】并职吏切,音志。与志同。记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书·益稷】书用识哉。【论语】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又【韵会】器之款镂为识。【史记·孝武纪】鼎文镂无款识。【注】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杨慎曰:三代钟鼎文,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
又【韵会】通作志。【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郑注】志,古文识字,记也。
又【读书通】通作帜。【后汉·虞诩传】以采𫄧缝贼裾为帜。【注】帜,记也。
又【集韵】【韵会】并式吏切,音试。义同
又【韵会】表识,谓有所标表,令异日可识知也。【左传·宣十二年杜注】楚以茅为旌识,谓以旌旗为表也。【前汉·刘向传】不可不识也。【师古注】墓须表识。俱音试。
又【集韵】【类篇】并昌志切,音炽。义同
又【释名】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前汉·王莽传】旌旗表识。【师古注】识读与帜同。
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骃·达旨】传序历数,三代兴灭。大庭尚矣,赫胥罔识。
又叶施灼切,音烁。【苏轼·毛长官诗】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集韵】或书作识。
说文解字注
識 《说文解字注》
常也。 常当为意。字之误也。草书常意相似。六朝以草写书。迨草变真。讹误往往如此。意者、志也。志者、心所之也。意与志、志与识古皆通用。心之所存谓之意。所谓知识者此也。大学。诚其意。即实其识也。 一曰知也。 矢部曰。知、识词也。按凡知识、记识、标识、今人分入去二声。古无入去分别。三者实一义也。 从言。戠声。 赏职切。 一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世尊!法界非眼 識 界乃至意 識 界,亦 不離眼 識 界乃至意 識 界;眼 識 界乃 至意 識 界卽是法界,法界卽是眼 識 界乃至意 識 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二“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二”,(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8-9頁

“舍 利子!眼 識 界,眼 識 果性空故,眼 識 眾於眼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眼 識 界於耳、鼻、舌、身、意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眼 識 界中耳、鼻、舌、身、意 識 界亦無所有不可得且。 識 界,耳 識 界性空故 目, 識 界於耳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耳 識 畀於 眼、鼻、舌、身、意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耳 識 界中 眼量安身、意 識 界亦無所有不可得。鼻 識 界 皇, 識 界性空故,鼻 識 界於鼻 識 思無所有不 可得,鼻 識 界於眼、耳、舌、身、意 識 界無所有不 可得,鼻 識 界中眼、耳、舌、身、意 識 界亦無所有 不可得古。 識 界,舌 識 界性空故,舌 識 鬼於舌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舌 識 界於眼、耳、鼻、身、意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舌 識 界中眼、耳、鼻、身、意 識 界亦無所有不可得。身 識 界是, 識 界性空 故,身 識 界於身 識 畀無所有不可得,身 識 思 於眼、耳、鼻、舌、意 識 界無所有不可得,身 識 界 中眼、耳、鼻、舌、意 識 界亦無所有不可得。意 識 界,性空故,意 識 界於億 識 界無所有 不可得,意 識 界中眼、耳、鼻、舌、身 識 界亦無所 有不可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一,(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9-10頁

智 識 謀畧 任謀 智 識 傅於許。 傅于許 城下。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二百三十八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1頁

識 之為 識 。 信之為信。 立曰 樊之 ...

《通志》通志卷三十四,(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9頁

由所佞 力者,謂立眼 識 乃至意 識 。由所緣力者,調立 色 識 乃至法 識 、靑 識 、黃 識 ,乃致苦 識 、樂 識 。 發菩提心論云:過去 ... 未來未至,現在不? 色 識 乃至法 識 、靑 識 、黃 識 ,乃于苦 識 、樂 識 ,

《宗鏡錄》宗鏡錄卷第九十九,(宋) 延壽 集,福州藏本,第2頁

夫楞伽經所明三種 識 ,謂眞 識 、現 識 及分別 事 識 ,此中三 識 於八 識 中,如何分別?

《宗鏡錄》宗鏡錄卷第五十七肥,(宋) 延壽 集,高麗藏本,第1頁

“世尊!法界非眼 識 界乃致意 識 界,亦不離眼 識 界乃至意 識 界;眼 識 畀乃 至意 識 界卽是法界,法界即是眼 識 界乃至 意 識 界此。”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二,(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9頁

夫楞伽經所明三種 識 。謂眞 識 。現 識 。及分别 事 識 。此中三 識 。於八 識 中。如何分别。

《宗鏡錄》宗鏡錄卷第五十七,(宋) 延壽 集,普寧藏本,第1頁

誰 識 囊中日月長,歸來塵世 無相 識 。

《石倉歷代詩選》石倉歴代詩選卷二百十四,(明) 曹學佺,四庫全書本,第12頁

帝以貴人兄隂 識 有軍功,欲加增封。 識 曰:

《歷代名臣奏議》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八十七,(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11頁

乙丑, 肅世祖 識 鋐請給謚號。 章下禮部 ...

《明實錄》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八十七,(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4頁

師曠 識 駁, 識 諫珂, 識 首陽之神, 其二諫,其一 謏。東方朔 識 騶牙, 識 巫雀, 識 藻廉, 識 恠哉,其 一謏,其二諫 ...

《弇州四部稿》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二,(明) 王世貞 撰,四庫全書本,第14頁

其 識 諸? 許由廟碣 能以巖澤 ...

《文章辨體彙選》文章辨體彚選卷六百丸十六,(明) 賀復徵 編,四庫全書本,第2頁

每 識 閑人如未 識 與君相 識 便相憐經旬不解來過

《唐詩類苑》唐詩類苑卷第一百,(明) 張之象 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曹仁孫刻本,第10頁

讀書臺題 識 正德巳卯六月乙亥,寧 ...

《西江志》西江志卷第一百九十七“藝文”,(清) 查愼行 纂、(清) 白潢 修,康熙五十九年刻本,第28頁

種 識 二言簡非種 識 有 識 非種種非 識 故又種 識 言顯 識 中種非持種 識 後當説故。 謂種 識 二字合言者,簡非種 識 。 現行異熟 識 名 識 , 而非是種。 種子未成熟名種,而非是 識 。 今簡非彼故 名種 識 。 又種 識 言顯本 識 中生現之種,非顯能持種 子之 識 。 此差别義,向後當説 ...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七“三簡示種識”,(清) 智素 著、(清) 紹覺 著、(清) 新伊 著,嘉興藏本,第87頁

“舎利子! 眼 識 界於眼 識 界不可得,眼 識 界於耳、鼻、舌、身、意 識 界亦不可得。 耳 識 界於耳 識 界不可得,耳 識 界於眼、鼻、舌、身、意 識 界亦不可得。 鼻 識 界於鼻 識 界不可得,鼻 識 界於眼、耳、舌、身、意 識 界亦不可得。 舌 識 界於舌 識 界不可得,舌 識 界於眼、耳、鼻、身、意 識 界亦 不可得。 身 識 界於身 識 界不可得,身 識 界於眼、耳、鼻、舌、意 識 界亦不可得。 意 識 界於意 識 界不可得,意 識 界於眼、耳、鼻、舌、身 識 界亦不可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九十六“第三分善現品第三之十五”,(唐) 玄奘 詔譯,乾隆藏本,第34-35頁

偉表者, 識 繼體之象賢,卜 詒謀於 ...

《清實錄》大清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實錄卷之一,(清) 溥儀 撰,抄本,第4頁

柳 識識 字方明,代宗朝官左拾遺。 為潤州太守賀赦表 識 字方明,代宗朝官左拾 ...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柳識”,(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3頁

屈信消息物不 識 ,不 識識 之元命苞。

《御製詩集》御製詩五集卷三十,(清) 高宗弘曆 撰、(清) 蔣溥等 編二集、目錄、(清) 于敏中等 編三集、目錄、(清) 董誥等 編四集、目錄、(清) 王杰等 編五集、目錄,四庫全書本,第15頁

種 識 二言簡非種 識 。 有 識 非種,種非 識 故。 又 種 識 言顯 識 中種,非持種 識 ,後當說故。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七之四,(清) 紹覺 音義、(清) 新伊 合響,乾隆藏本,第5頁

御 識 云:此係丙寅春月題語。長至後一日再 識 。下有

《石渠寶笈》石渠寳笈卷四十二“畫禪室”,(清) 張照 撰、(清) 梁詩正 撰,四庫全書本,第57頁

識識識 飾 飾 式式 拭 寔 富 燮 寔 殖 ...

《六藝之一錄》六藝之一録卷二百二十七,(清) 倪濤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此輩何曾 識 此樂, 識 與不 識 俱可憐。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宋詩卷三十二,(清) 張豫章等 輯,四庫全書本,第33頁

識 尚書逸篇, 識 竹簡古 書。 新。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二百三,(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13頁

處不論難 識 易 識 也 又 所示問答皆極詳矣 ...

《朱子文集大全類編》朱子問答全集卷二十四,(南宋) 朱熹 輯,刻本,第20頁

識 所疑以俟 識 者 宋虞允文鈞堂帖 虞忠 ...

《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八,(清) 孫岳頒 纂輯,康熙四十七年(1708)內府刻本,第41頁

識 。 第十八幅 外録。 月購 ...

《式古堂書畫彙考》書畫彙考卷三十四,(清) 卞永譽 撰,四庫全書本,第7頁

夫楞伽經所明三種 識 。 謂眞 識 。 現 識 。 及分别事 識 。 此中三 識 。 於八 識 中。 如何分别。

《宗鏡錄》宗鏡録卷第五十七,(宋) 延壽 集,乾隆藏本,第1頁

子貴 識 、貴試。 世宗莊憲大王 ...

《朝鮮王朝實録》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一百二十四,(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24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31 5: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