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痹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痹 字形信息 字型 疒畀 部首 疒 发音信息 (痹字怎么念) 拼音 bì 粤语发音 bei3 注音符号 ㄅㄧˋ 字典解释 (痹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痹 bì 《汉语大词典》 1.中医指风、寒、湿侵袭肌体导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 2.蔽;阻塞。 康熙字典 痹《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韵】【集韵】并必至切,音畀。【说文】湿病也。【正字通】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注:风属阴中之阳,善行而数变,凡走注历节之类,俗名流火是也。阴寒之气,乘于肌肉筋骨,则凝闭不通,故为痛痹,即痛风也。著痹者,重著不移,湿从上化,故病在肌肉,不在筋骨也。有心痹,肺痹,肝痹,肾痹,肠痹,胞痹。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言寒则筋挛,故急。热则筋弛,故纵也。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按病能篇云:痹而不仁,发为肉痿。痿与痹分为二,内经痹论痿论两存,程子既举而兼言之,以痿痹相续而至,其为不仁,一也。【淮南子·倜真训】谷气多痹。【抱朴子至理卷】菖蒲乾姜之止痹湿。【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注】痹,湿病也。 又矢名。【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痹矢,用诸散射。【注】恒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二者可以散射也。痹之言伦比也。 又【集韵】毗至切,音鼻。【集韵】病也。 本作𤻖。 〔【周礼·夏官·司弓】恒矢痹矢,用诸散射。〕 谨照原文司弓下增矢字。 说文解字注 痹 《说文解字注》 湿病也。 素问痹论、痿论各为篇。岐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也。 从疒。畀声。 必至切。 十五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周 痹 故剌 痹 者必先切循其下 《黃帝內經太素》黃帝內經太素卷二十八,(不详) 未知 著,未知,第17頁 腫癢手足難舉或時麻 痹 天南星駟半夏轨 川烏頭 ... 《癸巳新刊御藥院方》癸巳新刊御藥院方卷之第一,(不详) 未知 著,未知,第25頁 血 痹 虚勞第六卷 黃氐桂枝五 ... 《金匱玉函經二注》金匱玉函經二註目錄,(不详) 未知 著,未知,第2頁 越婢湯:治風 痹 、脚弱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孫眞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二十三“風毒脚氣方”,(唐) 孫思邈 著、(北宋) 林億 著,正統道藏本,第5頁 少陰有餘,病皮 痹 隱軫,不足,病肺 痹 。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黄帝内經素問補註釋文卷之三十七“四時刺逆從論”,(唐) 王冰 著、(北宋) 林億 著,正統道藏本,第19頁 周 痹 第二十七 黄帝問於岐伯曰:周 痹 之在身也,上下移徙 黄帝問於岐伯曰:周 痹 之在身也, 《黃帝素問靈樞集注》黄帝素問靈樞集註卷之十“周痹第二十七”,(南宋) 史崧 著,正統道藏本,第3頁 治卒患胷 痹 痛方第二十九 《葛仙翁肘後備急方》葛仙翁肘後備急方序“葛仙翁肘後備急方目録”,(东晋) 葛洪 著、(南朝梁) 陶弘景 著、(金) 楊用道 著,正統道藏本,第12頁 治喉 痹 ,寒熱,咽中如鯁。 天鼎治喉 痹 ,咽腫不得食,飲 食不 ... 前谷治頷腫,喉 痹 。 二閒治喉 痹 ,頷腫, 肩背痛,振寒。 曲池治喉 痹 ,不能言。 竅隂治喉 痹 ,舌 强口乾,肘不舉。 少澤治喉 痹 ,舌强口乾,心煩。 太陵 治喉 痹 ,口乾,身熱,頭痛, ... 浮白療寒熱喉 痹 。 膈俞。 經渠療喉 痹 。 二閒療喉 痹 ,咽如有物, 傷忍振寒,下云喉 痹 ,咽腫,多卧善睡, 小兒急喉 痹 ,灸 天突一壯, 唇頰腫 ... 《鍼灸資生經》鍼灸資生經卷六“飲不下”,(宋) 王執中 撰,四庫全書本,第34頁 痛,手足拘挛,痊痛冷 痹 ,緩縱不随,心□吐不 ... 利,兎聞𩚀臭,髀腿顽 痹 ,緩縱不随,热悶驚悸,心煩氣上,脐下冷 痹 ,喘滿肩息。 麻黄 乾葛 ...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宋) 陳言 著,写本,第10-11頁 岸手足不對或時麻 痹 𠃎文 《楊氏家藏方》卷五,(宋) 楊倓 撰,日本安永6年松枝元亮活字印本,第17頁 卧濕地,傷筯骨,生冷 痹 痛。 《飲膳正要》太昊伏羲氏“飲酒避忌”,(元) 忽思慧 著,写本,第11頁 痹 剌志論曰脈大血少者脈 ... 《景岳全書》卷九,(明) 張介賓 著,石印,第62頁 氣,臚脹畱熱,風寒溼 痹 ,身體諸痛,療心下堅, 膈中寒熱,周 痹 ,婦人月水不通,消食 ... 《神農本草經疏》神農本草經疏卷之六,(明) 繆希雍 撰,天啓五年(1625)毛氏綠君亭刻本,第79頁 痹 門 痺 症 痺 有五種皮脉肌骨筋是也多由體虚之人腠裏空 痺 症 痺 有五種皮脉肌骨筋是也 ... 《醫彀》利集卷五,(明) 程武 著,萬曆43年刊本,第13頁 上小緊則胸 痹 實的 痹 白有者曰胸 痹痹 皆具有 《沈氏尊生書》卷十四,(清) 沈金鰲 著,石印,第15頁 痹 於理未合 雄雀味甘鹹性 ... 《醫宗金鑒》卷十四,(清) 吳謙 著,石印本,第53頁 冷 痹 不遂風溼 痹 灸亦良不及鍼狎瘡差冷 痹 卽巳 《當歸草堂醫學叢書》卷二,(清) 丁丙 輯,刻本,第11頁 素問 痹 論: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 痹 也。 其風氣勝者爲 行痛、著。三 痹 , 邪入五藏 爲 痹 。 五藏 痹 , 行 痹 。 寒 氣勝者爲痛 痹 , 溼氣勝者爲著 痹 也。 其有五者,何也?以冬遇此者爲骨 痹 , 以 春遇此者爲筋 痹 , 以夏遇此者爲脈 痹 ; 以至陰 遇此者爲肌 痹 , 以秋遇此者爲皮 痹 。 內舍五藏六府,何氣 ... 故 骨 痹 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腎 同。 筋 痹 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肝; 脈 痹 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肌 痹 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脾。 皮 痹 不 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肺。所謂 痹 者,各以其時, 重感于風寒溼之氣 也。肺 痹 者,煩滿, 喘而嘔。 心 痹 者, 脈不通, 煩則心下鼓, 暴上氣而喘。 腸 痹 、 胞 痹 , 淫風入藏, 爲 痹 , 嗌乾 善噫, 厥氣上則 ... 《素靈類纂約注》卷二,(清) 汪昂 注,活字鉛印,第36-37頁 痹 狀但不似風 痹 厯関節流走疼痛也主黄 ... 《御用醫宗金鑒》卷十四,(清) 吳謙 著,石印,第23頁 鴇甘平,補虛,已風 痹 病。 《中外衛生要旨》卷三,(清) 鄭官應 輯,刻本,第85頁 痹 實增味五 痹 湯。 麻、桂、紅花、芷 ... 《御纂醫宗金鑑》御纂醫宗金鑑卷三十九,(清) 吳謙 撰、(清) 劉裕鐸 撰,四庫全書本,第30頁 寒而行氣勝者為痛 痹 袐陰 者邪濕為之 痹 按靈陰濕氣勝者為著 痹 也樞傳經有風 痹 傷寒論有 《傷寒論注》卷十二,(汉) 張仲景 原文、(清) 柯琴 編注、(清) 馬中驊 較訂,刻本,第36頁 月脫氣 痹 小溲不爽不司分别淸濁濕墜大腸便稀 痹 《葉氏醫案存真》卷二,(清) 葉桂 著、(清) 葉萬青 校刊、(清) 馬俶 撰,刻本,第51頁 喉 痹 腫痛,諸物鯁喉,並以 ... 《王氏潛齋醫書》卷四,(清) 王士雄 著,石印本,第21頁 爲 痹 厥也 二十二 五藏常內閱 ... 《類經纂要》卷一,(清) 虞庠 輯,刻本,第57頁 倍防風寒勝痛 痹 倍附子濕勝著 痹 倍防巳皮 痺 加黄蓍或 《御纂醫宗金鑒》卷十六,(清) 吳謙 著,刻本,第45頁 行則 膝顫,坐則髀 痹 。所欲者補氣豐血,強 ...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三柳宗元五“與李翰林建書”,(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15-16頁 冬善病 痹 厥, 痹 是骨節疼痛,厥是四肢 ... 絡受邪,在外則為鼽衂 痹 厥,在内 則為洞泄,寒 ... 《中西醫解解一》卷三,(清) 唐宗海 手著、(清) 葉霖 補釋,抄本,第37-38頁 志眊昏兩脛 痹 攣日虞顚仆故不避煩瀆 ... 《楊龜山先生集》卷之一,(清) 張伯行 輯、(清) 楊浚 重輯、(北宋) 楊時 撰,福州正誼書院續刊本,第10頁 痹痹 而擊𡔷烹豚則必有弊𡔷 ... 《讀書雜志》荀子卷七,(清) 王引之 撰、(清) 王念孫 撰,嘉庆年间本,第7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